-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语文备考课件: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佛山实验中学 高三备课组 一、学习目标: 1、熟悉有关诗词景物形象知识。 2、掌握有关诗词景物形象的题型。 3、掌握关诗景物形象解题步骤。 4、通过练习强化有关诗词景物形象规范答题意识,提升赏析诗词景物物形象的能力。 (一)什么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意象? 1、借助客观物象(天、地、草、花)表现主观情感,含“意、情”的景物形象,即“意象”。诗中可出现多个意象,组成一组画图,构成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艺术境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心寻味的艺术境界。 一起回顾诗歌的景物形象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审一审 诗歌有关景物形象的题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理想? 答: 1、诗中描写了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翠竹、碧莲等自然景物;2、构成了一幅清幽、明净、恬美的雨后傍晚的秋景图;3、表现了作者对安闲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一)什么是诗歌中被人格化的物象? 借被人格化的物象,通过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思想感情、品格情操。作者塑造的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被人格化的形象”包括—— 1、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1、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议一议 怎样解题? 1、这首诗的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2、“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3、“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2、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民族约定俗成的审美和认同的自然物象,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特定的含意和文化内涵。(如杜鹃、明月、柳、雁、松、梅、菊等) (二)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例,阅读下面的的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雁 赵嘏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寒塘 韦应物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小组合作,分点作答。 答:1、因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归去有期。所以两首诗作者都借大雁归去有期,抒发自己归家无期的乡愁。2、这两首诗都以“归思”、“乡心”表思念家园,归家无期的离愁;3、正借大雁这一特定形象寄寓自己浓家的乡思。 鉴赏景物形象阅读解题方法小结: 鉴赏诗歌的意象,1、除知道诗中有哪些景物外,2、还要组合意象,品出一幅幅有色彩、动静、有含意的画,3、探究诗人的借景物抒发的情感。 鉴赏景物形象阅读解题方法小结: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绚丽、明丽、明净、清新、清幽、静谧、寂静、寂寥、荒凉、苍凉、凄清、旷远、苍茫、萧瑟、清冷、清朗等)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3、分析意象,离不开“景”“情”。 练兵场 例: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今日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有“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燕子”几个意象。 (三)常见景物意象的题型 1、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的某意象(景、物、画)有什么作用? 3、诗中有某意象有什么特点? 4、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 5、结合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见《名师金典》P95——2011广东卷) 减字木兰花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2、问: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1、初春。2、莺鸣雨润,草长花开,万充满生机。所以,初春最美好。 答: 1、上阕写春光无限,生命美好,热爱生活。 2、下阕叹年华易逝,花开易谢。珍惜春光,期待红花盛开,绿意盎然,尽享生命美好时光的情感。 (三)演练——提升(按答题步骤规范答题)(分组完成,评价自己的答题,并给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完整的教育包括什么.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唐诗里的刀光剑影.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尊重孩子的眼睛.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最后一束康乃馨.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最熟悉的陌生人.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布拉格天空飞过荆棘鸟.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每场青春都有一个假想敌.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糯米揉出的百年古坝.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西方为何难懂中国.doc
-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那些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doc
- 2013高考语文备考课件:炼慧眼,觅真情快速读懂诗歌,准确把握主旨.ppt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专题强化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ppt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专题强化复习:古代诗歌鉴赏.ppt
- 2013高考语文热点素材系列组合(八则).doc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专题强化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特色专题:古代诗歌整体阅读.ppt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特色专题:报告和科普文章整体阅读.ppt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特色专题:写作整体训练.ppt
-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特色专题:新闻(含访谈)整体阅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