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掺稀工艺
专题三:气举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2007年12月
目 录
1气举采油前景分析 1
1.1气举采油国内外应用情况 1
1.2气举采油工艺的提出 1
1.3气举气源状况分析 3
1.4 气举采油推广规模分析 4
2气举降粘举升工艺阶段进展 4
2.1 稠油气举降粘举升工艺阶段进展 5
2.1.1 稠油注天然气降粘先导试验方案 5
2.1.2稠油撬装气举单井试验 9
2.2 九区邻井高压气举方案阶段进展 12
3.1 九区开展气举采油的油藏适应性分析 12
3.1.1 油层物性的适应性 12
3.1.2九区开展气举采油的气源适应性分析 13
3.1.3主要举升方式的适应性对比分析 13
3.2 气举参数优化 14
3.3 地面配套工程 15
3.4 九区气举采油效果评价 16
3.4.1增产效果预测 16
3.4.2地面工程投资估算 16
3.4.3九区气举采油经济评价 17
4几点认识和存在的问题 18
5 下一步工作 18
专题三:气举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1气举采油前景分析
1.1气举采油国内外应用情况
国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进行气举采油技术研究,到了70-80年代气举采油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展气举采油较早的是美国与原苏联,美国气举采油井数占机采井总数的12%,占机采中采油量的33%,最深井深3658m。原苏联气举采油井数占机采井总数的5.5%,气举采油量占总产量的14%。应用规模较大的为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油田)和印度(吉拉克油田),目前单油田气举规模最大的是哈萨克(扎那若尔油田),到2006年底该油田气举总井数245口,并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中国气举采油技术发展较晚,主要原因在于建设费用高,缺乏充足的气源,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但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和能源需求的变化,近十几年气举采油有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产压缩机的技术发展大大降低了气举成本,使得国内气举采油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到目前国内已在中原、胜利、辽河、吐哈、塔里木等油田上使用。其中,中原油田气举单一系统应用规模亚洲最大,从1990年引进美国天然气压缩机,于1990年4月在文东油田开始气举采油,到2005年底,气举井130口,日注气200×104m3,日产液3301t,日产油1033t,平均举深深度2543m,平均注气压力10MPa,总投入14258.7万元,总产出87077.6万元,创经济效益72819万元。其次吐哈的鄯善油田于1993年7月开始气举,到1996年5月,总气举井61口,日注气75×104m3,单井日增油15.3t。塔里木轮南油田于1991年4月开展了气举采油,到1995年底,气举井45口,单井日注气2×104m3,1993年气举生产原油85×104t。胜利油田于1997-2000年气举180口井,产油10.3×104t。由于气举采油技术的发展,于2007年9月在吐哈油田召开了第一届气举技术研讨会。
1.2气举采油工艺的提出
截至2007年12月16日,分公司共有稀油井236口,日产液8470 t/d,日产油4255 t/d,含水41.5%;稠油井326口,日产液12681t/d,日产油8842t/d,含水29.5%,其中掺稀井82口,日产液4795t/d,日产油4231t/d,含水22.1%,日掺稀4220t/d,稀稠比1:1。具体生产情况见表(1-1)。
表1-1 分公司稀稠井生产情况分类统计表
类型 生产方式 井数 产液(t/d) 产油(t/d) 含水(%) 掺稀量(t/d) 掺稀稀稠比 备注 稀油井 自喷 98 4593 2896 32.9 / / 密度0.78-0.9g/cm3 机抽 138 3877 1359 49.5 / / 小计 236 8470 4255 41.5 / / 不掺稀稠油井 自喷 74 2995 2663 16.5 / / 密度≥0.92 g/cm3 机抽 170 4891 1948 56.0 / / 小计 244 7886 4611 36.9 / / 掺稀稠油井 自喷 39 3616 3411 28.5 3311 0.97 机抽 43 1179 820 27.7 909 1.11 小计 82 4795 4231 22.1 4220 1.00 合计 326 12681 8842 29.5 4220 1.00 针对掺稀稠油井掺稀量需求日益加大和目前稀油井需要提液增产的情况,分别提出了稠油气举降粘技术和稀油井气举提液增产技术。
1)稠油井气举降粘技术
对于掺稀的稠油井,目前的掺稀油量很大,而稀油资源相对不足。随着塔河12区等新稠油区块的顺利投产,加之该区块油井产量大,需要掺稀量大,稀油资源面临严重不足。
为解决稀油紧缺和后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