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精度折射静校正软件的应用
3. 方法原理 3.5 初至自动拾取方法 交互给定初至参考时窗范围 在 内由能量比得到初至的第一次近似 在 附近由波形特征得到初至的第二次近似 在 附近取若干个点 设 符合一函数 由 可确定函数 由函数 的极值可计算出极值点 ● ● ● ● 即为所求初至 3. 方法原理 3.6 炮点、检波点位置校正 理论检波线 实际炮点 S 实际检波点 R ● 计算水平距离校正量 Tx=(|RS|-|RrRs|)/Vr ● 计算高程校正量 Th=[elev(S)-elev(Rs)]/V1 或 Th=[elev(S)-Dw-elev(Rs)]/V0 ● 总校正量 △t=Tx+Th ● 对地震记录做△t时移校正 设时移校正滤波因子为 即为时移后的地震记录 1 前言 2 研制小结 3 方法原理 4 软件工作流程 5 软件简要展示 6 模型正演与反演 7 软件应用及效果 8 结束语 报告内容 数据加载 初至拾取 初至校正 交互修改、质量监控 偏移,相位,井深等 炮记录追逐时差曲线 沿线确定目的层追踪范围 检查初至、质量监控 制作目的层综合曲线 确定折射层位置 检波点、炮点静校正量 由互换时间监控 检查目的层追踪范围 对异常点检查 成果输出 折射层速度Vc计算 计算延迟时t0c 定义目的层互换排列长度 观测系统定义 4.软件工作流程 抽线处理 3D 2D 1 前言 2 研制小结 3 方法原理 4 软件工作流程 5 软件简要展示 6 模型正演与反演 7 软件应用及效果 8 结束语 报告内容 1 前言 2 研制小结 3 方法原理 4 软件工作流程 5 软件简要展示 6 模型正演与反演 7 软件应用及效果 8 结束语 报告内容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0 0.25 0.5 0.75 1.0 1.25 1.5 1.75 2.0 2.25 2.5 2.75 3.0 3.25 3.5 3.75 4.0 4.25 4.5 4.75 5.0 地质模型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上图:正演单炮记录 下图:线性动校正结果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在线性动校正的记录上拾取参考初至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批量自动拾取的初至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按桩号显示共炮集初至曲线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偏移校正效果对比 经偏移效正后的记录 理论正演记录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有效的原始初至曲线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经移动串接后的初至曲线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模型计算结果 延迟时 静校正量 高程、底界 折射速度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地表高程 绿线:模型底界 红线:反演底界 模型反演底界比较 误差〈1米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1 二维模型 二维模型测试表明: (1)二维反演的方法及算法正确 (2)软件实现与设计相符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2 三维模型 50m 150m 炮线 炮线 检波线 变观方式: 小桩号 中间桩号 大桩号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2 三维模型 原始单炮 6.模型正演与反演 6.2 三维模型 抽线处理 * * 高精度折射静校正软件 1 前言 2 研制小结 3 方法原理 4 软件工作流程 5 软件简要展示 6 模型正演与反演 7 软件应用及效果 8 结束语 报告内容 复杂地表静校正技术,至今仍是地震勘探中的一项高难度课题,是制约西部油气勘探的瓶颈 。 由于地形和低降速带厚度与速度的变化,造成: 1) 反射资料不能同相叠加 (短波长) 2) 地下构造形态发生扭曲 (长波长) 3) 多道相干处理的效果变差 (短波长) 因此,研究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及其软件,对于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降低钻探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研究的意义 1. 前 言 主要有两种: ● 折射波静校正 ● 层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