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章微生物代谢笔记
第六章 微生物生理学(二)—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 代谢概论
一.概念:
代谢:即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指发生在活的微生物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
二.代谢的分类:
按物质转化方式分: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三磷酸腺苷(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的作用。
合成代谢: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的过程。
按代谢产物在机体中作用不同分:
物质代谢:物质在体内转化的过程.
能量代谢:伴随物质转化而发生的能量形式相互转化.
三.代谢的特点:
(1)代谢旺盛.
(2)代谢极为多样化.
(3)代谢具有严格的调节性和灵活性.
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中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生物氧化:是指有机分子(物质)在机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过程
一般包括三个环节:①底物脱氢(或脱电子)作用(该底物称作电子供体或供氢体)
②氢(或电子)的传递(需中间传递体,如NAD、FAD等)
③最后氢受体接受氢(或电子)(最终电子受体或最终氢受体)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一).发酵:
1.概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2.发酵的途径:
葡萄糖的酵解作用
(1).EMP途径
总反应式
C6H12O6+2NAD++2ADP+2Pi→2CH3COCOOH+2NADH+2H++2ATP+2H2O
特点:基本代谢途径,产能效率低,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作为合成代谢原料,有氧时与TCA连接,无氧时丙酮酸及其进一步代谢产物乙醛被还原成各种发酵产物,与发酵工业有密切关系。
关键步骤:
①葡萄糖磷酸化→1.6二磷酸果糖(耗能);
②1.6二磷酸果糖→2分子3-磷酸甘油醛;
③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
(2)HMP途径 (戊糖磷酸途径)(Hexose Monophophate Pathway)HMP是一条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途径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NADPH+H+形式的还原力和多种中间代谢产物的代谢途径。
HMP途径的总反应
C6H12O6+2NAD++2ADP+2Pi→2CH3COCOOH+2NADH2+2H++2ATP+2H2O
HMP途径降解葡萄糖的三个阶段
①葡萄糖经过几步氧化反应产生核酮糖-5-磷酸和CO2。
②核酮糖-5-磷酸发生同分异构化或表异构化而分别产生核糖-5-磷酸和木酮糖-5-磷酸。
③上述各种戊糖磷酸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碳架重排,产生己糖磷酸和丙糖磷酸。
HMP途径的重要意义
①为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
②产生大量NADPH2,一方面为脂肪酸、固醇等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的能量。
③与EMP途径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连接,可以调剂戊糖供需关系。
④该途径中的赤藓糖、景天庚酮糖等可用于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碱基合成、及多糖合成。
⑤该途径中存在3~7碳的糖,使具有该途径微生物的所能利用利用的碳源谱更为更为广泛。
⑥通过该途径可产生许多种重要的发酵产物。如核苷酸、若干氨基酸、辅酶和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等。
⑦HMP途径在总的能量代谢中占一定比例,且与细胞代谢活动对其中间产物的需要量相关。
(3)ED途径: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裂解途径。
ED途径的特点:
①葡萄糖经转化为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后,经脱氧酮糖酸醛缩酶催化,裂解成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再经EMP途径转化成为丙酮酸。结果是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
②ED途径的特征反应是关键中间代谢物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ED途径的特征酶是KDPG醛缩酶.
③此途径可与EMP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相连接,可互相协调以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间代谢物的需要。好氧时与TCA循环相连,厌氧时进行乙醇发酵.
优点:代谢速率高,产物转化率高,菌体生成少,代谢副产物少,发酵温度较高,不必定期供氧。
缺点:pH5,较易染菌;细菌对乙醇耐受力低
(4)磷酸酮解酶(PK)途径:存在于某些细菌如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中的一些细菌中。
进行磷酸酮解途径的微生物缺少醛缩酶,所以它不能够将磷酸己糖裂解为2个三碳糖。
磷酸酮解酶途径有两种:磷酸戊糖酮解途径(PK)途径、磷酸己糖酮解途径(HK)途径。
磷酸己糖酮解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前列腺科普试题及答案.docx
- 立式叶片排渣过滤机-中国化工设备网.doc
- 20250508 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06: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pptx VIP
- 【7上英YL】芜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pdf VIP
- 屋面瓦及檩条拆除安全方案.doc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Easy Altivar ATV610 变频器编程手册(中文).pdf VIP
- NB∕T34024-2024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要求及分级.docx VIP
- STM32F1开发标准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 新语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与评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