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思想内容作者观点.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3:诗人因遭弹劾被贬,只能隐居山里,过着悠闲而又无所事事的生活,把情感寄托在山水游玩之中,纵情山水来忘记政治上的受挫,壮志难酬只能靠喝酒来麻木,一醉解千愁,所以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 病因分析:套用他作 似是而非 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词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这一病例几乎套用了山水田园诗的一些 分析评价,没有结合具体诗境来分析。要防止这类错误,需要我们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病例4:诗人“作个闲人样”并没有“立改前文之境”,因为前文词人写采药、沽酒、渔唱、弄舟,这些都是闲人所做,不是官居要职的人的行为,这些已经说明词人是闲人了,这句话只是总结上文而已,并没有改变前文之境。 病因分析:忽视整体 以偏概全 作者在诗中的观点,需要我们鉴赏时概括,因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这首词表面上是写诗人闲居山阴,实际上词人心系朝廷,希望有所作为,所以这种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无奈不能忽视。 在阅读答题时诗中作者的态度观点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病例5:“作个闲人样”一句确实“立改前文之境”,前文词人采药、沽酒、渔唱、弄舟,表面上过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村居生活,这是词人掩饰了自己的悲愤,实际上他心里十分渴望收复故土,想王师北定中原,想自己披挂上阵为国驱除敌寇,这种愿望无法实现,词人因此只能“作个闲人样”了。 病因分析:先入为主 生搬硬套 一看见陆游,有些考生马上就把陆游的生平经历写进答案,也不论诗词中有没有涉及,能不能读出。所以要避免先入为主,具体诗歌具体分析。因此在赏析的时候应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分析评价诗歌,一定要忠于原诗,思想感情是从诗句中分析得来,不可以想当然。不结合诗歌本身展开,答案就不完整,正所谓“不引诗不作答”,在答题时,表达的过程要完整,诗歌赏析的一般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 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然后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一定要看清楚,看清楚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还要注意表达流畅。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在答题时,通常可采用这种模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1.(1)该诗第一、二联紧扣一个“幽”字来写。第一联以景写“幽”,借助“湖山胜处”“槐柳阴中”“野径斜”等意象写出环境之清幽、初夏景色之幽美;第二联以动衬“幽”,以声衬“幽”,即通过“下鹭”“鸣蛙”反衬环境之幽静。 1.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幽居环境的喜爱,用“叹息”、“交旧尽”、“谁共”等词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怅惘及旧交离去的寂寞。 2.(1)本诗流露出诗人心忧弟病、自己前程黯然的孤寂情怀。 2. (2)两联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首联通过秋雨后嘶哑凄咽的蝉声和秋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透露出萧瑟的秋意,以“蝉噪”反衬寺院的幽静,以秋雨秋风烘托寺院的冷寂。尾联写禅智寺西边秋风传来扬州的繁华市井中歌舞喧闹之声,反衬诗人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的苦况。 3.(1)不好。“掬”“弄”有珍惜、赏玩的意味,“舀”字动作过强,“闻”字不及“弄”字体现出的亲近、喜悦之情,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 3.(2)“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现的虽是远景,但仍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开头的“忘归”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胜境的留恋向往。 4.(1)一是自然界的景致, 二是乡村春耕的忙碌景致, 三是作者为官每天忙碌不已的劳苦。 4.(2)①诗人紧扣“春日”二字,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将青山、花香、野草、小鸟、老牛等意象组织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②第五、六、八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布谷鸟催耕、牛犊学耕是为了表现春天忙碌的景象,写垂柳迎来送往是为了表现自己为官的忙碌奔波。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 5.(1)诗人运用融情于景的手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