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了验证加酶洗衣粉是否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力,有一个生物实验小组把同样的脏布条放在不同的烧杯内浸泡 吃馒头,细嚼慢咽,感觉很甜,为什麽? 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制剂为什麽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进入冬眠的动物体,代谢很缓慢,根本原因是? 4.观察并记录结果:可以看到两支试管均出现紫色反应. 实验结论:该实验可以直接证明唾液中有与蛋清成分相同的物质,也就是蛋白质,而唾液中除水外主要成分是酶,所以唾液中的酶是蛋白质.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主要的合成部位? 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 60℃ 40℃ 水温 20min 500mL 普通洗衣粉 2 20min 500mL 加酶洗衣粉 1 浸泡时间 水量 条件 烧杯 课堂练习 无气泡 煮沸 土豆浸出液 过氧化氢 实验4 无气泡 室温 新鲜唾液 过氧化氢 实验3 大量 室温 土豆浸出液 过氧化氢 实验2 少量 室温 氯化铁 过氧化氢 实验1 现象(气 泡) 条件 加入物质 反应物 序号 讨论:我们所食用的药品,大多对人的胃有刺激作用,因而随着我们对生命的认识,知道了相关原理,现在都用胶囊(糖类)包住药品,供人们食用,从而避免药品对胃的刺激,请问这个“相关原理”是什么?(提示:胃中仅有胃蛋白酶) 结论:酶具有专一性,而胃中只有胃蛋白酶,用胶囊把药品包着,避免了药品在胃中释放出来,对胃的刺激。 酶与生活 举例 酶与生活 酶与生活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 3、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随 酶浓度的升高而加快。 4、底物浓度: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浓 度的升高而加快,但达 到一定浓度,反应速率 不再变化 酶促反应速率 酶的浓度 酶促反应速率 底物浓度 酶量一定 2、pH KEB 新陈代谢与酶 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 类化学反应高效性:催化效力是无机催化剂 的107-1013倍需适宜的条件:温度、PH值等 特性 斯帕兰扎尼:动物消化食物有化 学反应发生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晶切赫、奥特曼:绝大多数酶是蛋 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发现 ? 理解酶的本质 ? ? 训练实验思维。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论: [进一步探究] (5分钟) 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水、唾液、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镊子、脱脂棉。 * 三、酶的本质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2.27-1895.9.2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是一位科学巨人。 主要经历 1822年,生于法国多勒 1839年-1842年在贝桑松皇家学院学习 1843年-1846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845年获硕士学位,1847年获博士学位 1848年-1849年任第戎大学物理学教授 1849年-1854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理学院化学教授 1854年-1857年任里尔大学理学院院长和化学教授 1857年-1867年任巴黎高师的主管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的主任 186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863年-1867年兼任巴黎美术学校教授 1867年-1874年任巴黎大学化学教授 1869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67年-1888年任高等师范学校生理化学实验室主任 1882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188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永久秘书 1888年-1895年任巴斯德研究所所长 1892年巴黎大学为庆祝巴斯德70寿辰举行了盛大的国际性庆典 1895年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圣克洛德 主要贡献 1\1848年研究酒石酸的旋光性,发现酒石酸有右旋和左旋现象及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这一发现对结构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后提出分子不对称性理论,开创了立体化学研究的途径。发现生物体对这两种不对称性的晶体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2\证实发酵作用都是由于微生物引起,创立“巴斯德消毒法”(60~65摄氏度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并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 3\证实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发展引起。 4\提出了预防接种措施,认为传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变成防病的疫苗。 5\在当时巴斯德消毒法所获得的利润足够支付法国因为普法战争战败而向普鲁士缴纳的战争赔款。 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 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 ,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