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位母亲和家长会散文规范性阅读技巧
散文阅读规范性答题技巧
第一讲: HYPERLINK /d/ \t _blank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散文知识储备?(一)、明确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进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怀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怀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的分类?(1)抒怀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捉住线索,也就捉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一要留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留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留意文中的议论抒怀,由于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回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一)、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例1:2006年资阳市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 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画出孩子的长大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二)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反问:加强语气 反复:夸大 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对偶:句式整洁结构同一?
? 夸张:极力的表现 (三)理解词语的语境及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 例如:《一位母亲与家长会》2题,当儿子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抑制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花”,问:句中“悲喜交加”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这是一篇短小却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文章。文中的母亲可谓专心良苦,每次,她都能把老师的批评、指责、不屑化作表扬、鼓励,如点点春雨般洒在儿子的心头,激励儿子布满自信的长大。这样的教育,与我们平常所见的大多数家庭教育恐怕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很多家长,崇尚的是批评的武器,而窃冬往往是一种扩大化的批评。读完这篇文章,不妨想一想,哪一种教育更好? 这篇文章以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考上大学的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其中,作者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阅读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这个并不聪明的孩子,是怎样在母亲的鼓励下刻苦学习,一步一步长大起来的? (四)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躲,就似乎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术,有的放矢地往分析? 例如:《给我未来孩子的信》中3题:“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句话的实际意思什么?? (五)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般应两方面分析 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展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往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留意语言文字表达的正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遗漏答。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