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其他.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其他

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其他 ——与杨镰商榷 ○戴问天   《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发表杨镰的《丝绸之路史二题》,读后觉得似有可商榷之处。 “丝绸之路”的由来   杨先生文章开头便说“从20世纪开始,出现了两个新的英文词汇,一个是SILK ROAD(丝绸之路),另一个是SERINDIA(西域),并且立即受到国际学术界异乎寻常的关注 。”丝绸之路这个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词汇并不是20世纪才出现的,它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而且开始出现也不是英文而是德文。它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也是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33-1905)提出来的。德语叫“Seidenstraβe”,英语翻译为“Silk Road”。1860年以后,除一段时间在美国加州进行地质调查并发现金矿外,李希霍芬曾长期在东亚(主要是在中国)进行考察,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回国后写成五卷巨著《中国》。其特点,正如书名所示,是依据自己实地考察研究所得写成。   附带说说,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两个与中国有关、非常重要的学术名词也是由李希霍芬提出来的。一个是“Sinian”,指地质年代为“震旦纪”,指地层为“震旦系”。另一个是“L?β”(黄土),原来是指德国莱茵河流域一种黄或黄褐色、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含陆生动物化石的松散粉状沉积物,源自l?sch(疏松的),英语译为loess。李希霍芬发现它在中国西北可厚达数百米,比在德国(一般不超过10米)厚得多。200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东生先生,主要贡献就在黄土研究。   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术语不是偶然的,因为德语民族素有以主要货物命名“商贸之路”(德语叫“Handelstraβe”,英译“trade road”)及有关商站(trade post)的习惯。例如,琥珀是古代希腊、罗马和埃及上流社会非常喜欢的一种装饰品,主要产于波罗的海沿岸第三纪泥炭、褐煤层中。原来的东普鲁士、二战后成为俄罗斯一块飞地的加里宁格勒州,便有琥珀区之称。所产琥珀经中欧、东欧几条(琥珀之路)运往南欧乃至埃及,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就是琥珀之路上一个重要驿站。   欧洲历史上另一条重要商贸之路是“盐路”,德语叫“Salzstraβe”。原来,欧洲大陆北部的德国、波兰虽然都有规模巨大的岩盐矿床,但深埋地下,古时人们并不知道,自然也就谈不上开采。波罗的海南岸大多数地方又是泥岸,涨潮退潮之间海岸线相距常达几公里甚至更多,不适宜晒制海盐,所以古代欧洲的食盐基本上都是在地中海地区生产,然后运销到其他地方去的。这样就形成一条从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经奥地利西部通往德国和欧洲大陆中北部的贩运食盐的大路,莫扎特的家乡奥地利萨尔茨堡,便在这条“盐路”上,原意就是“盐路上的城堡”。知道这个背景,就不难明白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是很自然的事了。   出现这种误“流”为“源”的情况,与一些人不知道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其实是很晚的有关。从19世纪到20世纪前期,德语曾经是科学界十分重要的跨国通用语言,因为在那段时间,德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的时候,自然科学类三个奖项(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中的两项,都被德国人拿去。接着,这种情况又在1909、1918、1925、1931年四次发生,而1905年更是三个奖项全部落入德国人之手。从1901年到1933年,这三项诺贝尔奖总共颁发了85次(有的年份奖项空缺),获奖者总共103位(有的年份一个奖项由两人分享),其中德国28次30人,英国16次19人,法国11次14人,美国7次7人。不难看出,德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大举迫害犹太人和其他“非雅利安”学者,大批科学家被迫流亡国外,尤其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这以后德国获奖者就大大减少,美国却大大增加。 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杨镰说:“大宛是丝绸之路或西域的起止点。”又说:“与大宛对应的、中原的丝绸古道起止点,一般认为是西安或洛阳。”但他认为应该是南阳,理由是“在中原的地名中,有另外一个‘宛’与之对应”。而南阳的别称就是“宛”。按照杨镰这个说法,丝绸之路的一端从西安或者洛阳延伸到了南阳,另一端却只到大宛、也就是现在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就终止了。此说大谬,而且有语病。一条路有起止点,“西域”是一个区域,何来起止点?实际上丝绸之路到中亚远未终止,大宛只是那条路上众多的中转站之一,把它看作丝绸之路的起止点是没有道理的。仅仅因为南阳别称“宛”,就把它看作与大宛对应的丝绸之路另一个起止点,自然也很荒唐。   根据现有资料,丝绸到达中亚以后,除一部分南下运往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一部分销往西亚和非洲东北部外,大部分都继续西行,销往欧洲,其主要路线有南北两条。南边一条经波斯到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Levant),即现在的黎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