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上的恋歌-鲁达聂简介
地上的恋歌——鲁达聂简介
陈黎 张芬龄
聂鲁达(Pablo Neruda, 1904-1973),一九七一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智利大诗人,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拉丁美洲诗人。他的诗作巨多,诗貌繁复,既阔且深,不仅广受拉丁美洲人民热爱,并且因屡经翻译而名噪世界。尽管许多批评家认为聂鲁达的诗作受到超现实主义、艾略特以及其他诗人的影响,他诗中那种强烈而独特的表现方式却是独一无二聂鲁达的;他的诗具有很奇妙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他拒斥理性的归纳,认为诗应该是直觉的表现,「对世界做肉体的吸收」:「在诗歌的堂奥内只有用血写成并且要用血去聆听的诗。」
聂鲁达于一九O四年出生于智利中部盛产葡萄的帕拉尔(Parral),父亲是铁路技师,母亲在生下他一个月后死于肺结核。他两岁时就随父亲搬到智利南方偏远的拓荒地区泰穆科(Temuco),聂鲁达最亲密的童年伴侣是树木、野花、甲虫、鸟、蜘蛛,也就是在这块未受社会、宗教、文学传统干预的地点,他诗人的根诞生了。十岁左右,他写下了他最早的一些诗。在以后的一首诗里,回忆那段年纪他如是说:
某样东西在我的灵魂内骚动
狂热.或遗忘的羽翼
我摸索自己的路
为了诠释那股
烈火
我写下了第一行微弱的诗句。
一九二一年,他到首都圣地牙哥读大学,初见城市的内心冲击供给了他更多的创作激素,一九二三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霞光之书》(Crepusculario),立刻受到了瞩目。一九二四年,《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Veinte poemas de amor y una canción deseperada)的出版,更使得他在廿岁就受到了全国的重视。这本诗集突破了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窠臼,可以说是拉丁美洲第一批真正的现代情诗,如今早已被译成多国语言;在拉丁美洲本地,这本诗集更像流行曲调或谚语般家喻户晓地被传诵着。
《二十首情诗》是一名青年的心路历程,记录着他和女人、世界接触的经验,以及他内在疏离感。为了排遣城市生活的孤寂,聂鲁达只有把自己投注到喜爱的事物和女人身上。在诗中,他把女人融入自然界,变形成为泥土、雾气、露水、海浪,企图藉自然和生命的活力来对抗僵死的城市生活,企图透过爱情来表达对心灵沟通的渴望。然而女人和爱情并非可完全沟通,有时候她也是相当遥远的。在一些诗里我们可以找到像「你的存在与我无关,彷彿物品一样陌生」(第17首)或者「你是谁,你是谁?」这样的句子,也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些情诗始终是在爱的交流、企图沟通以及悲剧性的孤寂三者间生动地游离着的,我们翻译的〈今夜我可以写出〉(第 20首)一诗即是例证。
一九二七年,聂鲁达被任命为驻仰光领事,此后五年都在东方度过。在那些当时仍是英属殖民地的国家,聂鲁达研读英国文学,开始接触艾略特以及其他英语作家的诗作。但在仰光、可伦坡和爪哇,语言的隔阂、文化的差距、剥削和贫穷的异国现象,使他感受到和当年在圣地牙哥城同样的孤寂。他把孤绝注入诗作,写下了《地上的居住》(Residencia en la tierra)一、二部中的诗篇。这两本诗集可说是精神虚无期的产品。诗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在永恒腐蚀状态下的恐怖世界,一个无法沟通,逐渐瓦解,归返浑沌的世界。尽管诗人企图在诗中追寻个人的归属,但时间却不停地摧毁现在,带给他的只是过去自我的苍白的幻像,这现象始终困扰着诗人;〈无法遗忘 (奏鸣曲)〉这首诗可以作为说明:无法超越时间的挫败感为全诗蒙上了凄冷和孤寂的色彩。人类既生存于时间的轨道内朝腐朽推进,人类经验——对聂鲁达而言——因此也即是荒谬的,而世界唯一的秩序就是「紊乱」。聂鲁达否定秩序,描写混乱的现实,但他的写作技巧却有一定的脉胳可寻,这种秩序不是建筑上的工整,而是一种浪涛拍岸式的秩序,在松散的结构下,现实被展衍成一连串毫不相连的梦幻似的景象,因共同的情感核心而彼此相通。例如在〈独身的绅士〉一诗里,性意象一个接着一个地迅速闪过,堆砌而成的效果成功地把独身男子的欲望和心态衬托出来。
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任驻马德里的聂鲁达诗风有了明显的改变,从他一九四七年出版的诗集《地上的居住》第三部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他为不纯粹的诗辩护,认为诗不是高雅人士的风雅品,而应该以一般民众为对象,记载劳工的血汗、人类的团结以及对爱恨的歌颂。在〈我述说一些事情〉一诗中,我们可以找到他对诗风转变的宣告:
你们将会问︰你的诗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梦或者树叶,不告诉我们
你家乡伟大的火山?
请来看街上的血吧!
请来看
街上的血,
请来看街上的
血!
而一九三九年,他更明白地写下这些句子:「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