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园艺文化—荷花、菊花.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②义让群芳的品德 菊花开在百花枯零之后,不和百花争艳,有君子之德,誉为“花中君子”,傲立风霜,独抗严寒,是天赐之节操。 菊花和古代君子一样道德高尚,义让群芳。 清黄山寿:“不是花中偏爱菊,迟开都为让群芳”; 明贾如鲁《爱菊论》:“红粉笑风,桃李茂于春矣,菊不与之争艳;朱锦映日,葵榴畅于夏矣,菊不与之竟芳;人之爱菊,非以其可爱之容,实以其可爱之德,不爱之以目,而爱之以心。” 可见,菊花之美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愉悦,而且所象征的人格魅力,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与升华,这种认知虽然带有儒家的思想烙印,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追求的人格理想。 ③“东篱”、“东篱客”、“陶菊”、“ 花中隐士”、“花中隐逸者也” 菊花不仅被誉为“花中君子”,还被誉为“花中隐士”这主要源于“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对菊花的偏爱。 宋,周敦颐《爱莲说》云:“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把菊花视为知己,因为菊花与他一样有着傲世独立,忠贞不屈的气节。他一生五次入世为官,但在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冲突之时,为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毅然弃官归隐,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气节,不也是菊花精神的写照吗? (3)菊花与诗词 菊花恬静,淡然,寂美,冷艳,傲骨。风一般自由,云一般飘然,水一样奔泻,松一般傲然。它用坚强和不屈彰显高远的志趣,用沉静和冷艳诠释生命的内涵。它的清气傲骨感动了多少文人雅士,为人们所敬仰,多少诗人词人把它吟颂,唐诗宋词里不知留下了多少赞颂它的诗篇。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此诗解读了菊之生命的真谛,即使花的生命结束了,但花香长留。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营造了爱菊的气氛。诗人为何如此痴迷地偏爱菊花呢?后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所有花卉之后枯萎,一旦凋零,就无花可赏,人们爱花之情都集中于菊花上。诗人从菊花凋零最晚这个自然现象,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回答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仰慕之情,还有对菊花历尽风霜才凋零的品格魅力的赞美。 唐宋诗词中,菊花的隐逸,高洁,脱俗,傲霜,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敬仰它坚强的品格,也有人欣赏它清高气质,爱慕之情满胸怀。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爽。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此诗作于大河四年(830),诗人在重阳赏菊,看到黄色花丛中孤单的伫立一丛白色菊花,想到了自己年岁已高还和少年般一样饮酒赏花。 此诗比喻巧妙,把白菊与自己白发联想到一起,虽然自我调侃,但更多是笑对人生,豁达洒脱的胸怀与人生观。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漫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对世事,身世的感慨,想到他十年困守于长安,尝尽人间冷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借甘菊所抒发的感慨,不就是诗人自己人生命运的写照吗? 叹亭前甘菊花 唐 杜甫 和介之未开菊 宋 范仲淹 本非桃李色,佳节敢先开? 席上无言晚,霜前幸未摧。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 愿上金樽寿,何伤蝶不来。 这首诗歌咏的对象是还没有开放的菊花,花朵都是在盛开的时候为贵,尚未开放的菊花又怎样赞美呢? 诗人一开始就语出惊人,因为菊花本身就和那些开放在春风中的花卉不同,它是等待着重阳佳节才开放的,“敢先开”表现了菊花的忠贞气节,它耐心等到秋霜下降,在庆祝佳节祝长寿的宴席上盛开,那时又何须担心不会有人去欣赏它呢? 菊花在瓷器上的应用。主要有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 ·秋菊》中的“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唐代诗人广宜的《 九月菊花咏应制》中的“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明代申时行的《菊》中的“秀捆三秋斡,奇分五色葩”还有根据明代诗人陆深的《题画诗》中“黄花得意香”改写的“露泡黄花得意香”。 菊纹制品在明清两朝经常制作,对比发现明代菊纹官窑的色彩,画意都相对简单,清代菊纹就复杂许多了,能够感受到前后菊纹特征的变化。 从这些纹饰在彩瓷领域的大量制作与图案翻新,还能领略到清统治者对菊花图案所倾注的热情与爱慕。 (4)菊花的应用 菊花还有食用的功能 “延年”,“长生”,“更生”,“日精”,“延寿客”,“制颓龄”,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古人很早就发现菊的食用功能,屈原《离骚》“朝引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不仅菊花能食用,菊苗同样可以,菊花是百草上品,有“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作用。 魏晋时期,由于受道教文化的影响,使菊花成为服之可以长生不老的“仙品”,钟会《菊花赋》道:“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傅玄《菊赋》云:“服之者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