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现状及发展方向.doc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现状及发展方向.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现状及发展方向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现状及发展方向 刘振武 撒利明 董世泰 韩晓泉 (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100007;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③工NOVA地球物理设各公司,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是推动地震勘探技术和方法发展的原动力。高密度、宽方位、全波采集等地震勘探技术己成为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关键技术,超万道地震仪器、高保真宽频数字检波器、高效激发震源等是这些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技术进展,剖析了中国石油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的发展现状。根据物探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地震仪器、数字检波器和宽频高效采集可控震源的方向。 关键词 地震 数据采集 核心装备 现状 发展方向 1引言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包括地震(记录)仪器、地震检波器、激发震源三个主要部分,其中地震仪器是关键装备。纵观地震勘探技术的几个发展阶段,从光点地震、模拟地震、数字地震、三维地震,一直到现在的高密度、全波乃至未来的矢量地震,无不受地震仪器技术发展的驱动而发展。电子管仪器时代以模拟光点地震为主;晶体管和模拟磁带记录时代是模拟地震;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开始了数字地震,使野外记录道数大幅度提升,覆盖开关技术的应用,使得高覆盖二维地震技术、小规模三维地震技术成为可能;16位、24位模数转换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勘探仪器的分辨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又促进了千道以上地震仪器的诞生,使三维地震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促使万道地震仪器诞生,使高密度、全波等地震技术得到迅猛发展;2002年Sercel和ION相继推出的基于MEMS传感器的全数字地震仪被业界认为是第六代地震仪;2003年英国Vibtech公司推出的蜂窝地震系统、2009年美国Wireless公司推出的实时无线系统,代表了地震数据系统发展的新趋势;Shell等公司现致力于发展的百万道地震仪器,代表未来超高密度地震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如今,石油勘探开发目标多为复杂地质体,对分辨率要求更高。为了使深层目标能更好地成像、能够准确检测油气,覆盖次数增加、观测密度不断提高、观测方位不断增加,高密度、宽方位、多波等技术己成为主流技术。为了适应这些需求,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上,人们将现代有线和无线通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学及软件技术、遥控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纳入地震仪器,使地震仪器在信号质量、采集能力、海量数据处理、传输方式、交互管理、施工效率及HSE等方而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些技术的发展己经真正成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2对地震勘探核心装备的需求 地震仪器是真实记录返回地而地震信号的核心装备,既要求不丢失有用的地震信号,又要求对干扰信号充分采样,以利于在野外或室内进行压制。 不同的应用对象对地震仪器的需求不同。油公司要求地震仪器采用高位数(大于24位)模数转换器,高动态范围(≥120dB),低系统噪声和低道间串音,线性宽频响应(几赫兹一几百赫兹),各地震道电路的振幅特性和相位特性保持一致,高保真度,大道 数(十万道)控制,适宜大道数、高密度、单道接收、高精度和宽方位采集、现场质量控制,野外实施道距灵活,对野外环境造成的伤害最低,使用低成本技术。物探公司则要求仪器在满足油公司需求的同时,具有便携、稳定、可靠、灵活、便于维修和维护、工业标准器件、更灵活的多功能操作系统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简化野外施工、适应各种复杂的野外环境、超低功耗、高效采集、低HSE风险、利用成熟的新技术、有线无线混合等性能特点,以减少野外施工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综合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不同的地质目标和技术需求对地震仪器也提出了不同的配置要求。以提高分辨率为目的的地震采集要求高密度、超高密度观测;以提高储层预测精度为目标的地震采集需要宽方位、宽频接收,要求仪器的实时作业能力达到几万道甚至几十万道;另一方面,为了同时记录强信号和受大地吸收衰减影响的高频弱小信号,要求仪器系统的动态范围达到或接近120dB,并具有高频补偿功能,以进一步推动小断层、小幅度构造、小尺度潜山、薄储层、小砂体勘探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的进步。 复杂环境大道数作业则需要地震仪器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适应平原、森林、水网、城区、山地等不同地表类型,具有野外实时监控功能,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易于复杂地形布设。 对于深层地震勘探,则需要长排列、宽排列片,除要求仪器带道能力达到万道以上外,还要求单线带道能力足够大,以尽量减少野外设备量,改善震源设备的通行能力。另外,具有良好的网络冗余功能,在大排列工作当中,任何点的传输故障都可通过网络冗余功能自动解决。 对于致密储层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