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陶寺古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pdfVIP

山西襄汾陶寺古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襄汾陶寺古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pdf

第 33 卷第4 期 地震学报 Vol. 33. No.4 2011 年 7 月 (545-5 49)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Jul. • 2011 姚大金,何驾,陈安国,高江涛,郑海刚. 2011.山西襄汾陶寺古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地震学报. 33(4): 545-549. Yao Daquan. He Nu. Chen Anguo. Gao Jiangtao. Zheng Haigang. 201 1.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natural deforma- tion vestige on Taosi ruins in Xiangfen County. Shanxi Province. China.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33(4): 545-549. 山西襄汾陶寺古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骨 姚大全1).何 鸳2) 陈安国υ 高江涛2) 郑海刚1) 1)中国合肥 230031 安徽省地震局 2) 中国北京 1007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美锺词 陶寺考古自然变形识别 doi: 10. 3969/j. issn. 0253-3782. 201 1. 04. 014 申回分类哥: P316 11:自由标识码 :A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natural deformation vestige on Taωi ruins in Xiangfen County , Shanxi Province , China z z Yao Daquanl). He Nu Chen Anguo l} Gao Jiangtao Zheng Haigangl) 1) China Earthq阳ke Administ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31. China 2) Instituteof Archaeology. ChineseAcademy 01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10. China K句 words: Tao8i ruins ,archaeological ,natural defo口nation , recognition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商,分布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是黄洞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 类型为主的遗址,距今4300-3900 年,为陶寺文化的命名地.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先秦史籍中最早出现中 国的遗迹. (由此)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苏秉琦. 1999). 在构造位置上陶寺遗址位于著名的临汾盆地南侧, 临汾盆地具有孕育强震的深部介质和构造背景,历史上曾在其附近发生公元 649 年临汾 7~级地震(丁国 涌. 1998). 1303 年洪洞 8 级地震和 1695 年临汾 8~级地震〈武烈,齐书勤. 1988 ). 2010 年 10 月,对陶寺古遗址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重点是对遗址区自然变形遗迹的识别和研究,先后 发现遗址区发掘探方和冲沟沟壁上存在多组剪节理,充填裂隙、错移砾石层及文化层变形等现象.以下 按变形赋存的层位新老顺序,择其主要作如下简要陈述〈各观测点位置见图。- 1 上更新统土层中发现的自然变形现象 自西向东依次发现g 1. 1 充填裂隙 中学西(四1)黄土壁上见近南北向充填裂隙,向东陡倾,呈追踪张裂状,有砂质物充填,充填物厚约 10-12 cm. 裂隙自下向上延伸,近地表尖灭. 铁厂北东陡壁(四2)见规模不等充填裂隙,大致可分两种类型g 一类宽大,部分宽度超过 1 m. 走向 0 45 • 充填物混杂,其中见文物碎片,显自上而下灌入(图 2a) ;另一类充填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