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特质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ocVIP

中国画的特质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画的特质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oc

  中国画的特质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摘 要: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国画随着中国历史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将中国画纳入美术教学中,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中国画操作技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B,懂得美术不仅是绘画本身,而是运用绘画语言将思想和情感表达落于笔端。随着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提高,人格修养也得到了锻炼。该论文针对中国画的特质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中国 1/vie   关键词:中国画 美术教育 特质 作用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1674-098X(2017)02(a)-0177-02   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的代表,其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且绘画风格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吻合。通过解读中国画,就可以对中华文化加以解析。中国画与西方画有所不同,西方绘画创作以写实为主,中国画则不然,以意象创作为主。所以,对中国画的评价往往会与创作者的品格密切相关。中国画所发挥的效用并不重在画的内容,而更为重视画家的人格魅力,所以,中国画的创作与画家的人文修养存在着必然联系。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中,中国画课程教育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专业基本功,然后才能从临摹向创作过渡。中国画理论知识教学周期长,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创作,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训练,潜在的绘画能力更无法发挥出来。在美术教育中,对中国画的特质加以解读,融入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非常有利。   1 中国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经逐渐与经济融合,使呈现出来的中国画更具有时代感,且创作空间更为宽泛,创作方式多样化。中国画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不再拘泥于传统规范,而是将自己的理念、思想和个人好恶等融入中国画创作中,形成了审美多元化取向。这些都与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必然联系[1]。   纵观中国著名的国画家,无不接受过美术教育,且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美术本身,而是能够接触到相关的艺术形式,扎实的艺术基础造就了艺术素质,为艺术创新创造了条件。比如徐悲鸿、刘文西、潘天寿等,他们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品,促使中国画提升到学术研究层次,并在现代美术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早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画以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进行传承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画家接触到西方美术教育方式,就将西方的美术教育方式引入中国,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创建了符合中国美术教育环境的学校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门派式封闭教育形式,而是以现代美术教育意识构成,将美术教育向社会普及。   中国画所释放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绘画语言表达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即运用意象思维作画,使中国画的审美不局限于画面内容本身,而需要发挥想象力,了解创作背景,才能够对画作准确解读。可见,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绘画创作的技艺,还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美术修养,以将中国画创作领域扩宽,从原有技法的学习转向创作形式的学习、绘画语言表达的学习[2]。   2 中国画的意境表达   中国画创作受到传统思想影响颇多,特别是中国古代这些思想,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儒家思想在中国画审美上所发挥的“教化”作用促进了思维转化;道家美学讲究精神自由、精神享受。中国画的自由创作则需要从中国画创作的角度来讲解。当深奥的哲理运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是绘画创作技巧与人文思想的融合,意境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的意境更多地是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的。中国画的创作意境可以从诗歌中领悟,观赏者在观赏中国画的过程中,会将主观思想融入其中,由此而建构了中国画思想。   既然意境中存在有主观的成分,就必然融合了时代审美。处于不同时代的绘画创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发生变化,其中不乏时代因素的影响。哲学思想具有实践性,思想的发展是动态的。虽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延续至今,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哲学思想也会体现时代性特点[3]。比如,20世纪初期,中国画家开始逐渐接触西方绘画作品,并着手于研究西方绘画创作手法和艺术思想表达。至此,中国传统的国画创作手法发生了改变,在艺术表达上,中国画与西方画开始融合。张大千就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国画家。他所开创的泼墨泼彩画法,就是将西方艺术中的写实创作手法与传统的中国国画创作手法相结合,使中国国画在写实的基础上表达意境,不仅体现出国画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还作为一种思想传递方式,将中国画创作者的思想传达出来,让人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涵,从主观意识出发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中国画欣赏者的文化背景、审美层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