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螺旋CT的临床应用_0.docVIP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螺旋CT的临床应用_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螺旋CT的临床应用_0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螺旋CT的临床应用 作者:崔克信,李海荣,杨忠泽,景介梅,刘森 【关键词】 支气管 由于大多儿童自主能力较差,容易误吸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内,临床上大多发病较急,有较明确的病史。临床定位诊断很重要,螺旋CT扫描与后处理技术的 应用 ,使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定位诊断有了进一步提高[1~4]。为临床 治疗 提供了更多的可靠信息。笔者于2001年6月~2005年6月搜集资料完整、经临床证实的20例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例病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7岁。病史一般在2~72 h。异物种类:花生米11例,葵花子3例,白瓜子1例,葡萄干2例,塑料哨嘴2例,果冻1例。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呛咳、发热、哭闹、呼吸困难等。20例病例均有较明确的异物吸入史。有2例吸入塑料哨嘴患儿呼吸时可发出声响。1例吸入果冻梗阻于气管中下段而窒息死亡。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Hispeed NX/i双层螺旋CT机,矩阵512×512,管电压100~150 kV,管电流80~120 mA,螺矩11.5,层厚5~7 mm,间隔5~7 mm,重建层厚3 mm,间隔1~1.5 mm,重叠率66%~75%,部分不合作患儿经肛门灌注水合氯醛0.5 ml/kg后,取仰卧位,肺尖至膈顶区域扫描。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使用二维软件对感兴趣区域分别取平行、垂直及多角度观察矢状面、冠状面图像。然后对确有异物的层面再用三维软件Navigator smooth进行观察。Smooth -524-,选择Black in white沿气管、支气管通道选择方向观察,确定异物的位置,观察孔径在15~60。 2 结果 2.1 发生部位与异物种类 气管隆突上3例,哨嘴2例,1例斜卧于管腔内,1例呈纵行贴附于管腔后外壁,果冻1例,梗阻于气管腔中下段。右主支气管异物8例,其中花生米6例,白瓜子1例,葡萄干1例。中间段支气管3例;葵花子2例,葡萄干1例。右下底干支气管2例,均为花生米。左主支气管2例,均为花生米。左下底干支气管2例,葵花子1例,花生米1例。19例异物均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1例因吸入果冻嵌在气管内时间过长因窒息死亡。 2.2 肺部改变 本组病例出现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表现者共9例,主要表现阻塞相应肺部的条状及片状影,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4例表现局部支气管束增粗,边缘模糊不清。有4例肺部局限性气肿改变。肺部无变化的3例。 2.3 纵隔改变 本组20例病例中纵隔出现双边征者有7例。有2例纵隔向一侧移位。 2.4 后处理重建技术的 应用 本组20例均进行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后处理。从不同斜面、任意角度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内异物的位置、大小、大体形态,异物所致的气管、支气管外形改变及肺野改变。仿真内镜(CTVE)技术可以从气管、支气管内较直观地显示出异物的所在部位、大小、形态及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后处理技术具有较明确的定位诊断作用。可为临床摘取气管、支气管异物提供可靠信息。 3 讨论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较急,影像科室的及时定位诊断为临床摘取异物解除患儿疾苦提供重要的资料。螺旋CT扫描与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殊功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笔者通过对20例病例的螺旋CT连续扫描与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认识到螺旋CT连续扫描可获得大量的可靠信息。通过MPR、CTVE等后处理技术可直观的显示出异物在气管、支气管内的位置、方向、形态、大小及可分辨异物的可透X线性。具有可靠的定位诊断。同时螺旋CT扫描具有 方法 简便,无创性。为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摘取异物提供可靠依据和更多的信息而深得临床青睐。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 参考 文献 ] 1 王学廷,丁炜.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0-211. 2 李子平,许达生,孟悛非.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2:104-107. 3 郭凡,王仪生,李炎秋,等.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1:16-18. 4 李绍东,李江山,程广军,等.多层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 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33-1234.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