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和诱发的不良反应.docVIP

关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和诱发的不良反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和诱发的不良反应

关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和诱发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抗感染、抗肿瘤、心血管病等领域广泛 应用 ,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也日趋增加,更有常在输液中几种中西药合并使用。此 方法 的应用目的是想充分发挥各药药效,然而盲目、不合理的配伍使中西药之间产生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改变及外观上的理化变化,这种变化导致药物变性、失效[1],而另一项风险则是诱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的 文献 报道中药静注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在筛选的50例合并用药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ADR)达70%,其中十分之一死亡[2]。中西药配伍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深入 研究 与观察。   1 配伍使用易发生 问题 及 分析 1.1 致敏原的产生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而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外尚有生物碱、内酯、木脂素、萜类、鞣质、多肽蛋白质等多种有机化合物难以剔除, 目前 尚不能做到提取有效成分的单体配制。而有效成分如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等具有抗原性或半抗原性,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后在他们的代谢中也可产生抗原性物质。如复方丹参注射剂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种极有力的抗原,它易和某些药物结合成络合物成为极危险致敏原。再如广泛存在植物药中的次代谢产物—绿原肽,它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并作为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但是极强致敏原[3]。 1.2 pH值的变化 在和西药液体合并使用时由于溶剂增加和改变,混合物pH值过高或过低而使某些有效成分、稳定剂、助溶剂溶解度降低或溶胶状态被破坏而析出沉淀。pH值的改变可使生物碱、皂甙、氨基酸析出,发生水解、缩合等反应。而物理变化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气泡现象会导致药物变性而失效。 1.3 热原的叠加 各种注射剂均有一定量的热原质,而中药注射剂的用量一般较大,在与其他西药注射剂或输液配伍后造成热原质叠加。 1.4 微粒指标 配制顺序不当可使微粒指标增加甚至超标,实验证明将川芎嗪注射剂、维生素C注射剂分别抽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检测合格。而将川芎嗪与维生素C两种注射液置于同一注射器内再加入5%葡萄糖液则输液不溶性微粒超过药典规定限量而不适应用。 不溶性微粒不能在体内代谢沉积在毛细血管处造成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并诱发热原反应。 2 预防和防范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2.1 增强药物反应防范意识, 科学 配伍,合理用药 药物的合理使用,科学配伍是发挥药物最佳 治疗 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在临床使用和 研究 中西药配伍变化时,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克服只偏重药物理化性质改变的局限性水平,要充分查阅和利用“多种注射剂配伍变化,咨询信息资料”等 理论 指导 应用 [4]。避免盲目联合应用,避免盲目多种药物混合静滴,即使在临床和实验中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联合应用仍在应用过程中仔细观察。 2.2 规范输液配制和操作,密切观察和护理 输液反应诸多因素中,操作因素占首位,应加强输液的操作安全管理和监督。为避免超微粒液体的形成和对病人的伤害,中西药剂的配液应在正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或净化工作台进行[5]。 对年老,体弱,易敏,儿童的使用要慎重,要密切观察和护理。 2.3 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医、护、药三位一体密切协作 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和 学习 ,临床医师、治疗护士和临床药剂师三位一体各尽其能,密切协作以保证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 【 参考 文献 】 1 李红梅,赵连建. 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易发生的 问题 及防范措施. 中国 实用医药杂志, 2007,7(4):321-323. 2 桂户富,叶薇.中药静注药物临床输液不良反应 分析 .中国药事,2001,(15):414. 3 杜国安,付志荣,陈世明.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时珍国医国药, 2005,3(9):928-929. 4 裘学友,孙定人,喻维心. 药师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601. 5 徐学君,徐德琴,汪滢,等. 加药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 影响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20(1):48-50.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