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_0.docVIP

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_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对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的危险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方法 对129例严重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分析 ,其中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患者67例(67眼),另外同样因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但无眼球萎缩的患者62例(62眼)作为对照。结果 当P=0.01时,致眼球萎缩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结论 高度近视和视网膜脱离可能为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的危险因素。因而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应加强宣教,避免眼外伤;对于外伤后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应尽早手术 治疗 ,避免眼球萎缩的发生。 【关键词】 眼外伤;早期眼球萎缩;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 of early atrophy of eyeball after trauma.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29 eyes with severe ocular trauma between 1999 and 2002 was analysised,including all patients who underwent vitrectomy surgery,67 patients who had early atrophy of eyeball,62 patients didnt have.Results When P=0.01,th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are high myopia and retinal detachment.Conclusion High myopia and retinal detachment are liable to cause eyeball atrophy. 【Key words】 ocular trauma;early atrophy of eyeball;risk factor 严重眼外伤对眼球损伤十分严重,眼内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自然 病程的结果是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眼球萎缩在不同个体发生的时间不一,有些患者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眼球外形,而有些严重患者则可以在受伤后的短时期内即出现眼内各组织的退行性变和眼球的萎缩,关于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的危险因素 目前 研究 甚少,本文旨在就其危险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9~2002年湘雅附二院眼科收治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治疗的部分患者共129例(129眼)。其中外伤后早期眼球萎缩患者67例(67眼),另外同样因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但无眼球萎缩表现的患者62例(62眼)作为对照。 外伤后出现早期眼球萎缩患者纳入标准:(1)眼轴短:无高度近视者,B超检查患眼眼轴20mm;有高度近视者,B超检查患眼眼轴较健眼缩短4mm以上。(2)眼压低:低于10mmHg或更低。(3)视功能差:多为手动到光感,光定位差的患者,所有患者视力小于0.05。(4)眼内结构紊乱:B超示眼底光带明显增厚,术中多发现有明显的PVR或aPVR。(5)病程小于30天(受伤到玻璃体手术时间)。 所选择病例中均符合(1)、(2)、(3)、(5)4项,多数合并有(4)项。 1.2 检测因素 因变量Y:0(眼球萎缩),1(无眼球萎缩)。 根据临床观察选下列因素作为自变量:年龄(岁/10),病程(天数/15),高度近视(0=无,1=有),受伤性质(0=眼内异物,1=眼球穿通伤,2=钝挫伤,3=眼球破裂),视网膜脱离(0=无,1=有),脉络膜脱离(0=无,1=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条件似然比的向后逐步法,分别取P=0.01和P=0.05作为进入和剔除回归方程的界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眼球萎缩组资料同前。无眼球萎缩组共62例(62眼),年龄6~65岁,平均(35.4±17.7)岁,其中男49例(占79.0%),女13例(占21.0%),受伤到手术时间4~300天,平均(40.2±71.7)天。受伤年龄构成比与性质构成比,见表1、表2。 表1 受伤年龄构成比 例(%) 表2 受伤性质构成比 眼(%) 受伤性质按国际眼外伤的分类标准[1]分为4组:(1)后节异物伤:是指玻璃体或后段球壁内有异物存留;(2)穿通伤:是指锐器所致的角、巩膜全层裂开;(3)眼球钝挫伤:指钝力所致的非眼球壁裂开性眼内损伤;(4)眼球破裂伤:指钝力引起的眼球壁全层裂开。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最后统计结果,见表3。当P=0.01时,对眼球萎缩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 表3 多因素分析结果 3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