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艺君 周杰 黄求理 王亮亮 孙磊 姜博
多层螺旋CT(MSCT)由于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和有多种后处理能力,从而使CT血管造影术(CTA)真正得以实现,特别是在颅内病变中的 应用 。现 分析 本院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2例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疾病或颅内肿瘤患者,用MSCT作CTA检查,并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以评价CTA技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49.4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癫痫等。CTA检查前行CT平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出血5例、脑肿瘤8例、疑脑血管畸形2例。其中10例CTA检查后做了DSA检查;16例进行了手术。
1.2 方法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CT机。120KV,250 mAs、0.75s/r速度扫描,层厚5.0mm,螺距4;对比剂用优维显,剂量1.5ml/kg,高压注射速率3.0ml/s,动脉期延迟15~20s,静脉期延迟50s。采用容积显示法(VR)、多层面重建法(MPR)、最高密度投影法(MIP)行3D重建,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并与DSA和/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
2 结果
22例动、静脉期3D重建图像均清晰,所有显影血管均清晰 自然 ,诊断脑动脉瘤8例、脑血管畸形3例、颅内肿瘤11例。8例动脉瘤(均单发,位于前 交通 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4例、后交通动脉1例)和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中2例,经DSA检查相符(图1~3),其中4例又经手术,除动脉畸形2例CT和DSA均漏报1支细小供血动脉外,其他完全一致;颅内肿瘤11例,均经手术 治疗 ,病理结果脑膜瘤8例、胶质瘤3例,CTA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钙化、出血、供血血管及肿瘤与周围血管、颅骨的关系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
3 讨论
CTA动、静脉双期扫描对诊断脑血管病变和颅内肿瘤有重要意义。动脉期显示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脑肿瘤的供血动脉及早显的引流静脉,静脉期显示畸形静脉及肿瘤强化程度。CTA 能否成功显示脑动脉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扫描时间,尤其是动脉期时间,动脉期扫描应当在对比剂于脑动脉内达到较高浓度并且受显影静脉干扰最小时进行。本组采用MSCT 计算 机自动触发扫描,有效地保证了血管成像质量,22例动脉期触发部位定于颈内动脉虹吸段,阈值为100Hu,静脉期延迟45s。3D重建技术在CTA 诊断中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均 应用 MPR和VR技术重建,并对8例动脉瘤进行了仿真内窥镜重建。VR重建不需要调节阈值,可以保留二维CT的信息,再采用人工编辑的,通过图像旋转、切割等 方法 ,逐层去除颅骨的 影响 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观察,其血管的显示能力强,且能弥补SSD的不足。VE可以显示血管内壁情况,如动脉壁硬化、动脉瘤内的血栓及动脉瘤破裂口等征象,可以显示动脉外表面以及动脉瘤邻近血管的相互关系[1]。VE还可以显示动脉瘤以及载瘤动脉,通过调整观察位置、视野或视角,可显示瘤颈的形态、大小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尤其对短颈和无颈动脉瘤解剖关系的显示效果优于DSA和其他CTA后处理技术,甚至有作者认为CTA在诊断动脉瘤方面可取代DSA[2]。Wintermark等[2]报告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95.2%,准确性为94.9%。本组CTA检出动脉瘤8例,与DSA比较敏感性为100%,其中4例CTA显示动脉瘤瘤颈,DSA仅显示瘤颈3例;CTA显示动脉瘤2例瘤体明显大于DSA所示瘤体,与术中所见相似。
有关CTA对脑血管畸形的 研究 目前 较少,大多在于动静脉畸形的诊断。静脉畸形在CTA动脉期可表现为正常或提前显影的静脉,静脉期可显示异常血管的走行方向、数目、粗细及迂曲情况,CTA对较细小的病变显示不如DSA,本组2例动静脉畸形CTA、DSA均漏报1支细小供血动脉。关于颅内肿瘤,张蕾莉等[4]研究56例脑膜瘤后认为,3D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走行方向和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为神经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本组11例颅内肿瘤,其中9例明显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强化明显的9例肿瘤,CTA显示病灶的大小、外形、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均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
由于CTA是一种无创伤检查,而且由于MSCT的问世,可以得到相当清晰的3D重建图像,CTA在脑血管病变及颅内肿瘤的术前诊断中是一种十分有效、安全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检查手段。
【 参考 文献 】
1 Smith PA , Heath DG, Fixman EK, et al . Virtual angioscopy u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