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在颈、腰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在颈、腰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曾晓梅,熊淑芳,王凤英,张洪
【摘要】 目的 观察夜间疼痛护理技术 治疗 颈、腰椎病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临床240例颈、腰椎病疼痛患者设立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 研究 。结果 应用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的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值优于对照组(χ2=47.25,P<0.05)。结论 应用夜间疼痛护理技术治疗颈、腰椎病疼痛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了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颈椎病;腰椎病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是针对颈、腰椎病所致疼痛患者的一套护理技术,通过几年来研究与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7月~2005年7月本科住院240例颈、腰椎病疼痛患者中,男150例,占62.5%,女90例,占37.5%;年龄最大82岁,最小17岁,平均49.5岁。颈椎病引起的疼痛68例,占28.3%,腰椎病引起的疼痛172例,占71.7%。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超短波、中频、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超短波、中频、牵引、推拿治疗加用夜间疼痛护理技术。
1.2.2 评定方法
治疗前先对所有患者进行VAS评分(0~10分)[1]。治疗1周后再由同一评定者对所有患者再次进行VAS评分。
1.2.3 统计学方法
分别统计两组VAS评分值下降<4分和≥4分以上的病例数,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1.2.4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的具体方法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主要分5个步骤来对疼痛部位进行治疗。(1)痛点放松法:患者取舒适体位,找出疼痛点,有多个疼痛点或疼痛面的患者,以最痛点为主。充分显露痛点,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按摩痛点,用力适中均匀约3~4min。(2)热敷疗法:将毛巾放于45~50水中,水温最好以患者能耐受为主,拧干敷于痛点,反复3次为佳,冬季可适当增高温度,夏天可适当降低温度。注意热敷时温度勿太高以免烫伤患者。(3)中药疗法:所用中药制剂(骨痛宁擦剂),通过几十种中草药炮制而成,将中药制剂均匀的浸湿在纱布上(3层,10cm×10cm),按摩约5min。(4)红外线治疗:将TDP灯移到痛点的上方或侧方,调节灯距,TDP灯距痛点皮肤约30~50cm,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照射约15~20min。(5)镇痛灸法:将自动发热的镇痛灸紧贴于痛点。
2 结果
分别统计两组 治疗 1周后VAS评分比治疗前VAS评分值下降<4分和≥4分以上的病例数,并做统计学处理。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略)
检验水准α=0.05求得χ2=47.25,V1=1,对应的χ20.05(1)=7.88,χ2=47.25>χ20.05(1),所以P<0.05。由此可以看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因此夜间疼痛护理技术在治疗颈、腰椎病疼痛患者中有确切疗效。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 经济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逐步迈向老龄化阶段,颈、腰椎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日增高,严重 影响 到人们的工作、 学习 、生活。颈、腰椎病主要是由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椎间盘突出致椎体失稳、骨赘形成,刺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组织等,使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充血、水肿等一系列症状、体征[2]。
研究 表明,不同夜间疼痛护理技术具有以下治疗作用。(1)痛点放松疗法:主要通过按摩手法后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使肌肉放松、疏通经络、散寒止痛、行气活血。(2)热敷疗法:首先可以温通经络、通畅气血、化瘀消肿等功效,其次可使局部皮肤毛孔扩大,末梢血管扩大,有利于增加药物吸收,从而使药物疗效也随之增加,最后热敷可使皮肤温度增加,刺激皮肤后引起大脑皮质抑制的扩散,从而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起到镇静作用,使患者得到充分的睡眠时间。(3)中药疗法:主要是运用中药合剂(骨痛宁)的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功能[3]。(4)红外线治疗:红外线产生的热辐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周围神经兴奋、组织蛋白微量变性等,使血管扩张而促使血液循环,此外红外线刺激γ神经纤维后降低其兴奋性,并减弱了它对肌肉的牵张反射使肌张力下降,缓解肌紧张,从而收到解痉、止痛之功效,同时还具有消炎镇痛(对神经性痛、缺血性痛、肌肉痉挛痛等均有效)的作用[4]。(5)镇痛灸法:此灸主要是由自动发热体和药膏组成,主要含有陈艾等,它起到灸疗和药疗双重作用,促进血循环、快速止痛、扶正祛邪等功效。
通过以上5个步骤的治疗,在患者心理上也形成了一种安慰暗示,并可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伤性脾破裂112例诊治体会.doc
- 外伤性脾破裂105例诊治体会.doc
- 外伤性脾破裂48例临床诊治体会.doc
-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附50例报告.doc
-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doc
- 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doc
- 外伤性脾破裂诊治体会_0.doc
- 外伤性膀胱破裂8例诊治体会.doc
- 外伤性迟发性结肠破裂21例分析.doc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6例诊治体会.doc
- 大专科小综合办院模式前后精神科住院病种变化趋势分析_0.doc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抢救小儿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doc
-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对胰腺癌切除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oc
-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分析_0.doc
-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_0.doc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例的护理.doc
- 大剂量维生素C与消心痛联合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 51例临床分析.doc
- 大剂量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doc
- 大剂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_0.doc
- 大剂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各临床类型疗效的临床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