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缰菌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试验(论文)
绿缰菌防治草原蝗虫效果田间试验
刘宗祥1 常明1 代建聪2 谭成虎1王俊梅1 钟自琦2 殷翠琴2 唐建明1 贺国宝2
(1 甘肃省草原总站, 兰州 730046)
(2 肃南县草原站, 张掖 734400)
摘要 绿僵菌两种剂型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试验表明:绿僵菌饵剂手撒后,祁连山痂蝗等几种蝗虫的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大田样筐取样调查:7d的平均虫口密度由52.3头/m2降至17.6头/m2,防效为66.3%,12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11.8头/m2,防效为76.7%;在绿僵菌油剂中,按1:1的比例加入绿百克,静电超低容量喷洒于蝗虫暴发区后,其防效较绿饵有所提高,大田样筐取样调查显示:7d平均虫口密度由39.1头/m2降至9.4头/m2,防效为76.0%,12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5.6头/m2,防效为84.6%;蝗虫感病试验观察发现:施药后3-4d出现感病死虫,此时的虫态多为4-5龄若虫,成虫的死亡出现在施药后25d;两种试验剂型的持续控制效果较好,施药后37d收集僵虫时,成虫仍在陆续死亡;绿僵菌对其它草地昆虫无害,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绿僵菌 草原蝗虫 试验
甘肃90%的天然草地出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草地虫害,而草地蝗虫灾害又以其发生范围广、成灾面积大,在草地虫害中对草地的危害最为严重。因此,如何持续、安全、低耗治理草地蝗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试验目的
通过此次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Metsch)Sorokin)防治蝗虫效果试验,以考察天然草地应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及两种剂型的持续控制效果。
2. 试验地环境
试验地选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境内有东大河和西营河两条河流经过。试验点位于东经101.48″,北纬37.54″,海拔2300~3000m,年平均气温0-4℃,≥0℃的年积温1920℃-2780℃,年降雨量215-355mm;气候属寒冷半干旱半湿润区;草地类型以草甸化草原、山地草甸为主,植被以中生和中旱生禾草、杂类草组成,盖度40-60%;蝗虫群落优势种为祁连山痂蝗(Bryodema qilianshanenensis Lian et Zhang )、肃南短鼻蝗、短星翅蝗、雏蝗属(Chorthippus Fieb)、皱膝蝗属等,种类较多,分布不均[1]。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Ⅰ:绿僵菌油剂对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3.1.1 试验材料
绿僵菌油剂(按色拉油:煤油以3:7调和成混合油,按每1000ml混合油加入100g绿僵菌孢子粉配成绿僵菌油剂),绿百克,0号柴油。
3.1.2 试验面积:833hm2。
3.1.3 操作方法
(执笔:刘宗祥,1963年生,学士,畜牧师)
3.1.3.1 将绿僵菌油剂、绿百克、0号柴油分别按1:1:3稀释,选择生态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的蝗虫发生地块,每hm21500ml静电超低容量喷雾833hm2。
3.1.3.2 对照:空白对照7 hm2。
3.1.4 防治适期:2-3龄蝗蝻
3.1.5 调查方法
3.1.5.1 试验区:样框50框,随机调查试验区防前蝗虫种群密度,防后7d、12d蝗虫种群密度;30d调查收集死亡蝗虫僵尸,分析种类的组成及产孢情况。
3.1.5.2 对照区:样框10框随机取样调查对照区1d、7d、12d蝗虫种群密度。
3.2 试验Ⅱ 绿饵对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3.2.1 试验材料
绿僵菌孢子粉(每克含5×101o个孢子)、引诱剂,麸皮,0号柴油。
3.2.2 试验面积:373 hm2。
3.2.3 操作方法
3.2.3.1 试验区:把6㎏绿僵菌与800㎏麸皮充分混匀(3:400),20L引诱剂用28L柴油稀释(1:1.4),然后将稀释液均匀喷洒于已拌了绿僵菌的麸皮上,搅拌均匀,选择生态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的蝗虫发生地块,按每hm22.25kg麸皮均匀手撒373hm2。
3.2.3.2 对照区:空白对照7hm2。
3.2.4 防治适期:2-3龄蝗蝻
3.2.5 调查方法
3.2.5.1 试验区:样框50框,随机调查试验区防前蝗虫种群密度,防后7d、12d蝗虫种群密度;30d调查收集死亡蝗虫僵尸,分析种类的组成及产孢情况。
3.2.5.2 对照区:样框10框,随机取样调查对照区1d、7d、12d蝗虫种群密度。
4. 结果分析
4.1试验Ⅰ在833hm2的草地上进行,结果见表1,静电超低容量喷洒绿僵菌油剂后,祁连山痂蝗等几种蝗虫的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7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9.4头/m2,防效达76.0%;12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5.6头/m2,防效达84.6%。
表1 绿僵菌油剂防治祁连山痂蝗效果
调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pptx VIP
- 茶艺师岗位试题及答案.docx
- (正式版)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docx VIP
- 鱼菜共生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上unit1.ppt VIP
- Module 3 Unit 1 They're all my favourite festivals!(课件)-五年级英语同步备课(外研版一起).ppt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基本能力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演示教学.ppt VIP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餐厅服务(国赛精选)项目技术文件.pdf VIP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导视标识标牌系统制作安装方案(全面标准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