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福利的长远规划》谘询文件立场书.doc

《香港社会福利的长远规划》谘询文件立场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社会福利的长远规划》谘询文件立场书.doc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回應 《香港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諮詢文件 立場書 引 言 有見過去數十年社會及經濟的急速變化,行政長官委託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委員會),就香港社會福利的長遠發展規劃進行研究,以期能適切地回應社會上不斷轉變的福利需求。 委員會嘗試進行環境剖析,辨識現時影響福利服務提供的主要問題及因素,並從宏觀層面就福利服務的長遠規劃和提供擬訂一套指導原則和策略方針。本會認為,有關檢討本應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便應展開,惟今已十多年後珊珊來遲,導致香港社會福利未能與時並進發展,直接損害了社會大眾及弱勢社群的福祉,改善刻不容緩,本會促請當局在是次諮詢後,儘快採納社會意見,為香港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訂立具體目標及落實政策。本文先行指出現行制訂社會福利政策制度安排的問題,其後陳述諮詢文件各項問題的立場。 社會轉變長遠規劃機制 首先,諮詢文件由於過去數十年香港社會及經濟持續迅速變化,以後藉五年計劃設定服務目標和監察所提供的服務,被認為頗為僵化且欠缺彈性,不足以應付社會不斷轉變的需要,亦未能適時回應福利需求。因此,在一九九九年後,政府已不再採用五年計劃機制。 事實上,一如諮詢文件指出,當年政府分別在一九七三年、一九七九年及一九九一年發表社會福利白皮書,五年計劃只屬工作文件,因應各項政策綱領內所提供的服務訂立具體目標,並監察白皮書臚列的各項福利服務政策目標的達標情況,多年來行之有效。奈何至九七金融風暴以後,特區政府施政愈趨依賴公共財政狀況,多項涉及民生(包括:社會福利)亦以政府財政作出修改,難以遵照原有各項長遠政策推行。當局在二零零一年推行的整筆過撥款,以及二零零四年引入社區福利規則指引,表面上是容讓提供社會福利服務的非政府機構有更大自由度管理資源,並按社區需要調整服務規劃,惟實際上卻令社會福利服務日益缺乏長遠規劃,服務數量的調整愈加難以因應社會需要變化調整。 本會認為,原有計劃的社會福利白皮書制度,有助政府及民間定期就社會福利發展的目標及策略提出具體方向,每五年計劃亦有效監察各項目標的落實情況。縱使社會經濟及需求出現轉變,社會亦需要常設適期性的規劃及監察機制,為此,本會要求當局恢復原有的社會福利白皮書制度,諮詢市民大眾及各界意見;若社會需要產生較大變化,當局可將五年計劃改為三年計劃,以增加服務指標的彈性及靈活性。 環境剖析欠全面 對現時社會環境片面剖析,直接阻礙擬訂適時的社會福利政策,本會認為諮詢文件起碼應包括以下三方面的討論: 欠缺稅制對財富再分配的討論 諮詢文件在第二章闡述各項影響福利服務的事項和因素。在探討福利制度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文件僅指出「(本港)一直採用低稅率的簡單稅制,以維持香港的競爭力」,委員會表示因此「如繼續以現行方式運作,香港的社會福利制度長遠而言能否持續發展,一直備受關注。」(見第2.22段)事實上,委員會僅局限地指出低稅率局限了稅收資源,因此認為社會不能期望單靠政府便能提供所需的所有福利服務,然而,委員會並未有提出低稅率的安排對福利服務發展的不利,鮮有討論累進稅制的迫切性,委員會態度被動,若因此結論不應依賴政府資助實為不足。 相反,委員會應同時分析在低稅制下,對社會貧富兩極化,以及社會財富再分配機制的問題,同時剖析低稅制對弱勢社群的影響,這些均需社會大眾作深入討論。 欠公共財政理念哲學的討論 事實上,特區政府的公共財政原則,直接影響社會福利長遠的規劃及發展。財政司司長在其財政預算中,一直強調特區政府奉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簡單而低稅率的稅制」,以及「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方針。為此,當局列出公共開支的大原則,規定開支增長在一段期間內都不應超過經濟增長,同時把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20%或以下(參見2009/2010年財政預算案)。 本會認為,有關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20%或以下的規定,既不符合社會整體利益,並曲解了基本法規定政府需要審慎理財的規定。此等公共財政理念未能回應社會的需要,卻將政府開支不應合理地壓縮。更甚者,在經濟不景之時,當局只好將長期政策規劃擱置,公共開支亦只能削足適履,推出各項短期措施,一些長遠需長期承擔的社會福利服務,卻遲遲未得以落實。為此,委員會公共理財理念對社會福利規劃的影響。 欠貧富兩極化,扶貧需求日見迫切的討論 另方面,諮詢文件在經濟發展部份,指出經濟結構上的轉變對勞工收入的影響,惟分析僅蜻蜓點水式帶過低收入勞工及貧窮人口急增的問題。(文件第2.9段指出:「這些過剩勞工很可能收入會較低」。) 事實上,過去十多年來,本港強勁的經濟增長,並未能令低下階層受惠。香港本地人均生產總值由1997年210,350港元上升至2008年240,327港元,整體經濟一直向上發展,然而基層人士卻未能分享經濟成果,顯示貧富懸殊嚴重程度的堅尼系數(0為最低,1為最高)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