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山东沂南县事业单位招考复习资料
2014年山东沂南县事业单位招考复习资料
2014年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事业单位招聘241名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考等最新资讯请点击:/news108276.html
行测、申论在线做题、搜题“神器”---砖题库:/
知识点梳理之术语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机率、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方式一:。概率往往与排列组合结合在一起考查,此时这个公式适用。即用排列组合将“满足条件的情况数”和“总的情况数”分别求出来,再做除法即可。
概率的计算方式二:若是计算分类事件的总体概率,只需求出每种情形的概率,然后将所有概率值相加。
概率的计算方式三:若是计算分步事件的总体概率,只需求出每个步骤的概率,然后将所有概率值相乘。
当然,在一些题目中,直接计算正面概率相当复杂,那么此时可逆向思考:正面概率=1—反面概率。
典型例题分析
【2011年424联考】小王开车上班需经过4个交通路口,假设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0.1、0.2、0.25、0.4,则他上班经过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 )。
A.0.899 B.0.988 C.0.989 D.0.998
【解析】D。先分析此事件,“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意思包含遇到一处、两处、三处和四处,显然,若分类考虑,这道题将会非常复杂(如遇到一处时还将分为第一个路口、第二个路口、第三个路口和第四个路口)。那么逆向思考,“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反面为“每一处都遇到红灯”,每一处都遇到红灯为一个分步事件,其概率为四数相乘。因此结果为1—0.1×0.2×0.25×0.4=0.998。本题答案选D。
【2011年917联考】某高校从E、F和G三家公司购买同一设备的比例分别为20%、40%和40%,E、F和G三家公司所生产设备的合格率分别为98%、98%和99%,现随机购买到一台次品设备的概率是( )。
A. 0.013 B. 0.015 C. 0.016 D. 0.01
【解析】C。由题干可知,E、F、G三家公司所生产设备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2%和1%。“随机购买到一台次品设备”,这是一个分类事件(即次品设备分别出自于E、F、G三家公司),所以将三种情况相加即可,结果为20%×2%+40%×2%+40%×1%=0.016。故选C项。
【2012年421联考】从3双完全相同的鞋中,随机抽取一双鞋的概率是:
A.1/2 B.3/5 C.1/6 D.1/3
【解析】B。这是一道结合了排列组合的题目。先看总的情况数,题目的实质就是从6只里面抽取2只,因此总的情况数为=15。再看满足题目条件的情况数,抽取出一双鞋的实质就是从三只左脚里抽取一只左脚,又从三只右脚抽取一只右脚,即×=9。所以结果为9/15=3/5,本题答案选B。
考试言语新题型:修辞手法知识辅导
一.比喻
比喻是人们最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1. 明喻:是最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主要特征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例】月亮弯弯像小船。在这个句子中,把月亮比作为小船,本体为“月亮”,喻体为“小船”,“像”为喻词。
2. 暗喻: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生活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在这个句子中,把生活比作成调色板,本体为“生活”,喻体为“调色板”,但喻词不再是“像”之类的词语,而是“是”。
3.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多年不见,他和我早已生疏,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厚障壁了。这个句子,把我们之间相隔的生疏的距离感比作成了厚障壁。但在句子中并没有说是“我们之间相隔的距离感”,即本体没有出现,喻词也并没出现。
二.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语言、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在这个句子中,把月亮和星星赋予了人的表情和动作,月亮“露面”星星“惊散了”。
注:拟人与比喻有所区别。
【例】冬天迈着轻盈的脚步离开了。(拟人)将冬天赋予了人的活动“迈着脚步”“离开了”。
【例】下了雪的冬天像沉睡的老人,静谧祥和。(比喻)这里有喻词的出现“像”。
2. 拟物(借物喻人),又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① 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例】他夹着尾巴逃走了。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