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古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共24张PPT).ppt

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古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共24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前热身:由《东风破》感受诗词之美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美人千面,皆悦于目 ——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古典诗歌考什么?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解读 古典诗歌之人物形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自我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 长干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他人形象 (诗中主人公形象) 常见问题模式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2、请简要分析该诗的主人公形象。 3、请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简要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辨析初识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扩写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不是本诗的表现 阅读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 总括 分析 总结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④抓诗中所写景物。 总结步骤 鉴赏人物形象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身份) (2)(结合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形象 (3)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 让我们来做做 。。。。。。 嘴上说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牛刀初试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 关河①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②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③ ! 【注解】①关河:此指大散关、渭河一带。何处:不知何处。无踪迹可寻之意。 ② “胡未灭” :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语意。 ③ “此生”三句:天山:这里代指西北边境前线。沧洲:水边陆地,常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指陆游退隐所住的镜湖之滨。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2、结合诗 句理解 3.形象的意义 1.形象是什么?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第三步 )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