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中茶黄螨和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pdfVIP

蔬菜栽培中茶黄螨和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蔬菜栽培中茶黄螨和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pdf

蔬菜科技 服务新农村 致富百姓 植物医院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3.021 蔬菜栽培中茶黄螨和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 孙洪华 (梅河口市新合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000) 1 茶黄螨 双翅目潜蝇科。 形态特征:雌螨长约0.21毫米,体躯阔卵形,腹部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3~2.3毫米,淡灰黑色,胸背 末端平截,淡黄色至橙黄色,半透明,有光泽。身体不分 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翅长 1.3~1.7毫米,触角和额鲜 节,体背部有一条纵向白线。足4对,较短。雄螨长约 黄色。前足棕黄色,后足棕黑色。腹部大部分黑色,但背 0.19毫米,体近六角形,腹部末端为圆锥形,足长而粗 板边缘黄色。卵形米色,轻微半透明。幼虫无头,蛆状,初 壮。卵长约0.1毫米,椭圆形,无色透明,卵表面具有瘤 孵无色,渐变淡黄色,后期橙黄色。蛹椭圆形,腹面稍扁 状突起。幼螨长约0.11毫米,淡绿色,足3对,体背有一 平,橙黄色。 白色纵带,腹末有 1对刚毛。若螨长约0.15毫米,是一 寄主与危害:生产上以葫芦科、茄科、豆科作物受害 静止阶段,外面罩着幼螨的表皮。 最重,多危害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丝瓜、辣椒、番 寄主与危害:茶黄螨食性较杂,主要危害茄果类、瓜 茄、茄子、马铃薯、菜豆、豌豆、萝卜、白菜、青菜等。美洲 类、豆类以及芹菜、木耳菜、萝卜等蔬菜。被害叶片增厚 斑潜蝇常以幼虫蛀食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形 僵直、变小或变窄,叶背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带油渍状光 成曲折的蛇形隧道。成虫的取食和产卵孔造成一定的危 泽,扭曲。花蕾畸形,受害重的则不能开花。 害。美洲斑潜蝇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危害植物的叶片, 茄子幼果受害,脐部变黄褐色,被害部位停止生长, 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输导。 果实膨大后果皮龟裂,裂口深达 1~3厘米,种子裸露,果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仍是防止该虫传播危害的主要 实味苦而不能食用。果柄和萼片呈灰黄褐色,严重受害 方法之一。一旦发现应及时封锁扑灭。对来自疫区的菜 可造成植株顶部干枯。黄瓜、番茄受害时呈秃尖。甜(辣) 苗和其它繁殖材料进行药剂处理后方可用于大田栽培。 椒受害则植株矮小、丛生,落叶、落花、落果,形成秃尖,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但对寄主植物的喜 果柄、果实变黄褐色,暗无光泽,果实不能长大,肉质发 好程度仍有明显的差别。豇豆与葱类间作、套种,具有吸 硬。由于茶黄螨较小,肉眼很难发现,危害又和病毒病症 引天敌、降低斑潜蝇危害的作用。在多层覆盖大棚内和 状、生理病害有些相似。 发生世代较少的地方,定期清除有虫叶、有虫株并集中 防治方法:搞好冬季日光温室害螨的防治工作,铲 处理,有一定效果。 除地头、沟边、田间杂草,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并集中焚 美洲斑潜蝇天敌有潜蝇茧蜂、绿姬小蜂、双雕姬小 烧,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减轻春季危害。 蜂等,利用天敌可减轻危害。 苗床面积小,虫口基数低,便于施药防治,定植前应 化学防治:美洲斑潜蝇繁殖力强,世代重叠。幼虫孵 做好药剂防治工作。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对付茶黄螨的有 化后即潜入叶片表皮内取食叶肉,给防治带来一定困 效手段,防治关键在于及时用药,即在点片发生时,重点 难。防治应在化蛹高峰后9~10天喷药,采用连环喷药 施药挑治,封锁中心区,防止扩散。同时对全田进行喷药 法,隔7天左右喷 1次,能有效地控制幼虫高峰期的危 保护。喷药时重点喷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嫩茎、花器、生 害。农药应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害虫对各种农药 长点及幼果,同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可喷洒5%尼索朗 产生抗性。喷药时注意雾点要细,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