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水盆地某井田构造成因及其对奥灰水的控制作用研究.pdf
锑 总第202期
doi:10.3969/j.issn.1005—2798.2016.06.014
沁水盆地某井田构造成 因及其
对奥灰水 的控制作 用研 究
尹伟强 ,张晓岩
(1.潞安矿业集团公司 地质处,山西 长治 046204;
2.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古城煤矿建设管理处,山西 长治 046100)
摘 要:沁水盆地位于华北地台山西台背斜东南部沁水断块 ,即太行山复式背斜西翼 ,沁水复式向斜东翼。
探讨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潞安矿区及井田构造对奥陶纪岩溶水的控水作用。
通过水化学特征,论证了构造对奥陶纪岩溶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控制作用,解释了井田奥陶纪岩溶水的
导水性 、富水性,指出了井田构造断裂带和褶皱破碎带是井田主要积水廊道和径流带。
关键词:沁水盆地 ;井田构造 ;成因;奥灰水;构造控水
中图分类号:TD7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98(2016)06—0034—03
潞安矿区某井 田位于沁水盆地中部,矿井设计 2.1 褶皱
生产能力800万t/a,是该矿区未来重要接替井,在 井 田自西向东展布东任庄背斜、鲍店向斜、苏村
分析其构造特征基础上,探讨其对井 田水文地质影 背斜 、苏村向斜、官庄背斜、官庄向斜、呈寺背斜、西
响,对于该井 田的生产 、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 史向斜和东史背斜等9条较大规模褶皱,东南部发
育一些短轴背向斜。褶皱总体呈近南北走向,长 7
l 区域构造
~ 13km,两翼倾角在 3~12。,规模较大,起伏宽缓。
沁水盆地位于华北地台山西台背斜东南部沁水 其中,安 昌一中华地堑以北褶皱多呈NNE向贯穿井
断块,为山西断隆上最大的次级构造单元 ¨J,太行 田,部分褶皱被井田中部安昌一中华正断层错段,安
山复式背斜西翼,沁水复式向斜东翼,构造线呈总体 昌一中华地堑以南褶皱则呈NEE向。
NNE向展布,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中段。 2.2 断层
其上发育有二级隆起和凹陷,自西向东分布有晋获 井 田内发育断层约50条,其中逆断层仅 1条,
褶断带、新生代长治新裂陷、武阳凹褶带等,总体亦 地表被第四系覆盖,断裂构造 以NEE向张扭性断裂
呈 NNE走向(图 1)。 为主,高角度正断层 占优势,总体呈 NE走向,少数
SW走 向,断裂较长且形态多平直。已揭露较大断
层6条,均为正断层,长4.5~20km,走向N60。E左
右,倾向NW 或者 sE,倾角 70~8O。,断距较大,为
40~400m。其 中二 岗山北正断层、西魏正断层 、藕
泽正断层等3条落差较大正断层分别构成井 田南北
边界,位于井 田中部的中华正断层、安昌正断层形成
地堑,横贯井 田东西边界(表 1)。
图 l 区域构造纲要与岩溶水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