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楚文化区~要点
荆楚文化区
--文化区域性格特征及成因
小组成员:陈梦洁 刘登惠 娄雅玲
颜 添 黄 丹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01
02
03
04
区域文化的概念与起源
区域文化特色
区域文化性格特征
区域文化性格成因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荆楚地区地处我国中部,北临中原,西接巴蜀,东濒吴越,南控粤广,自古以来就为中原与巴蜀岭南之间、巴蜀与吴越之间的交通要道所经,其战略地位一直比较重要。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荆楚的“楚”,不仅仅是单纯的民族概念,同时也涵盖了“楚国”的国家概念和地域概念,仅仅谈到“楚”就有800多年的历史,而荆楚文化则可延伸至2000多年前。
荆与楚是同物异名,本是一种柔韧性较好的木本植物。“荆”作为地方名称,最初出现在夏朝,禹伐三苗,控制长江中游后,设立了传说中的古荆州。以荆或楚作为地域方国的政治实体名称,早在商代已经出现。武王克商以后,继续将楚视作自己的南部疆域。周成王时,曾为文王师、“有功于文王”的鬻熊重孙熊绎被册封于楚地, 楚正式成为周代封邑之名。
起初楚国控制的地域非常小,到春秋时期,楚国通过不断的战争,疆域大增。到楚庄王问鼎中原时,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300年间,楚国共灭掉45个诸侯国,成为当时灭国最多的大国。鼎盛时期的楚国,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500万,是战国时期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战国诸雄当中,楚国版图最大,人口最多,最为富庶。等到怀王即位,楚国开始走向衰落。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军伐楚,楚国最终被秦国所灭。
区域文化的概念与起源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区域文化的概念与起源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区域文化的概念与起源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 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端午节食粽子;
2、 音乐说唱艺术:随县曾侯乙编钟,《阳春》、《白雪》等民歌。
戏曲:楚剧、汉剧、荆州花鼓、湖南花鼓阳新采茶戏等。
说唱:天门的“三棒鼓”,江汉平原的“碟子舞”。
3、饮食:“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鱼米之乡”;孝感的“沔阳三蒸”;鳝鱼,鱼 丸子,莲藕,湘菜——八大菜系之一;鄂菜:以淡水农产品为特色。
4、 长沙湘绣,与苏、蜀、粤、并称四大名绣。
02 区域文化特色: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一、爱国爱乡、奋发自强。从楚人的“地随人迁”情结到楚国平民“相率而为致勇之寇”都体现了荆楚人民爱国爱乡的性格特征,从上到下,国君文人楚民,故国业绩。地域环境、与大自然斗争、经济落后。
二、包容开放、崇尚创造。政治制度、手工业、农业。例如晚清时期,在湖北,数量众多的移民落居异地,与当地居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为当地居民吸收融合,导致社会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清代状元、湖北籍学人刘子壮尊崇理学,主张经世致用,李元、陈运镇、陈銮、彭崧毓等士绅都强调经世之学,使湖北近代学术和学风渐趋务实和使用,影响所及,从学界到政界、从商界到其他实业界,多崇尚经世致用。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自然条件
地理因素:两湖地区地处内陆东西交接、南北过渡的中间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位置便利,易为各地士民、绅商或其他移民、流民聚集,形成多元并存、兼容并包的文化性格。
气候环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多雨,光照较足,水资源和热量均非常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5-22之间,气候条件优越,粮产丰富,适宜居住,吸引了大批移民、流民。这也是荆楚地区的人民形成兼容并包文化性格的原因之一。而江汉平原在梅雨期长的年份常发生洪涝灾害,这也导致荆楚人民形成了坚韧悍勇,不屈不挠的文化性格特征。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4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
1、人口流动:荆楚地区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优越,自先秦楚人南迁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和流动频繁的区域。明清以前,历史上历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基本都是处于高态势文化的北方移民(包括士绅、商民、流民等)向南迁入文化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的两湖地区,对迁入区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文化性格影响较大。
2、历史发展: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初步形成、中国文化基本定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楚国在这一历史时期中,作为江淮流域的南方最大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先秦以来的楚文化传统所传承而来的性格胎记正是荆楚地区文化的特具景象。楚人四处征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