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_七出三不去_制度历史源流及其影响--丁国峰.pdf

_七出三不去_制度历史源流及其影响--丁国峰.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第1期 理论建设 NO.1,2012 (总第137期) TheoryResearch Genera “七出三不去”制度的历史源流及其影响 丁国峰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在古代离婚制度中,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力,女性绝无二适之理,也不可能拥有结婚与离婚的主动权与自由选择权, “七出三不去”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变迁凸显了夫权的统治地位。礼制的“七出三不去”转变为法制的“七出三不去”,做到礼与法的 统一,使得法律规范更具明确性、统一性,严格将离婚程序控制在封建礼法的道德范围内,使之具有合理性、有序性。 【关键词】七出 三不去 离婚 出妻 【中图分类号】D90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4767(2012)01- 38- 05 ① “七出三不去”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社会婚姻制度的 恶疾七也。” 成文法意义上的“七出三不去”制度形成于 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离婚制度的特色法定形式, 周朝早期,其作为终止婚姻关系的法定条件出现于周公 其一直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末,其对维护儒家伦理纲常 旦制定的完备礼仪制度中。根据《大戴礼记·本命》记载 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七出三不去”制度的起源时间并不 曰:“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 具体,其起源原因也不明确,对其历史变迁和影响也有 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 待进行深入探讨。 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 一、“七出三不去”制度的具体起源 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 [2](p92) (一)“七出三不去”制度产生的时间 为其反义也。” 其中还有“三不去”的记载,即“妇有三 “七出”最初称作七去,即古代出妻,它是我国古代 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 ② 弃妻离婚的主要方式之一,具体是指在古代社会中丈夫 后富贵,不去。” “七出”又称“七弃”,具体见何休注《春 休妻、放妻、逐妻或弃妻都需满足法定的七种理由之一, 秋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中记载:“妇人有七弃三不去, 有学者将这种丈夫有权决定离婚的情形称为 “单意离 无子弃,绝世也;淫佚去,乱类也;不事舅姑弃,背(悖)德 [1](p84) 婚”。 “七出”属于丈夫单方面意志强制解除婚姻关系 也;口舌弃,离亲也;盗窃弃,反义也;嫉妒弃,乱家也;恶 的行为,“三不去”是对丈夫强制性出妻的限制,它属于 疾弃,不可奉宗庙也”。 [3](p115)同时,其还记载“三不去”的 古代离婚制度中的禁止性条件,其与“七出”共同组成了 内容,即“妇人有三不去:尝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 正反相兼、相辅相成的法定离婚理由。 贱娶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 ③ 最早“七出”制度源于礼制上的规范,在《仪礼·丧 也”。 这两者所言的“七出”、“三不去”内容顺序虽有不 服》的“出妻之子为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