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日报》创刊50年庆祝会朱志伟总编辑演讲稿全文.PDFVIP

《新明日报》创刊50年庆祝会朱志伟总编辑演讲稿全文.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明日报》创刊50年庆祝会朱志伟总编辑演讲稿全文

EMBARGOED TILL AFTER DELIVERY PLEASE CHECK AGAINST DELIVERY 《新明日报》创刊50年庆祝会 朱志伟总编辑演讲稿全文 —————————————————————————————————— 通讯及新闻部兼卫生部政务部长徐芳达先生 报业控股副执行长陈康威先生 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主管李慧玲女士 《新明日报》创办人梁润之先生的孙子、现为梁介福药业私人有限公司市场发展与行销经理 梁善福先生, 各位尊敬的嘉宾们, 首先,我谨代表《新明日报》80位同人,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庆祝会。 (1) 《新明日报》是一份扎根于新加坡的都市报,50年来,少人知道,《新明》的创办人之一, 就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1966年,他来到新加坡(后来还一度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与斧标驱风油的创办人梁润之先生一拍即和,投资百万,一人一半,创办了《新明日报》。 1967年3月18 日,《新明》创刊号出街,市场反应证明了他们眼光独到,以小市民生活为市 场定位和报道重点,强调通俗易读、排版生动、风格多变,结果报份快速成长,《新明》从 此走到了今天。 为了更好地筹划《新明》50年庆,在去年8月,我们一行人拜访了梁润之先生的大公子梁庆 经先生和他的亲属,梁庆经先生现在是梁介福药业有限公司的董事主席。 我们尝试通过他们的印象,勾勒出当年《新明》创刊初期的点滴,听到了许多故事,比如说 金庸先生话不多,惜字如金。而他每天在办公室里写“笑傲江湖”时,助理就站在门外焦急地 等待,因为截稿时间快到了!等到金庸先生笔锋一停,文章写好了,助理就第一时间将稿纸 飞送到排字房,由专人捡字排版,我当时还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由指定的专人负责?原来, 金庸先生的字体龙飞凤舞自成一格,排字房也只有少数工友看得懂! 那一次,梁庆经先生也邀请我们到梁介福大厦参观,我们在那里看到了很多保存仍然良好, 早期的《新明日报》合订本,还有梁润之先生在更早以前创办的《新生日报》(也是《新明 日报》的前身),我好奇地一页一页翻阅,发现这两份报章的面貌如此神似,以社会新闻当 封面头条,还有将大彩和马票成绩登在封面! 在这些发黄的报纸中,我深深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市井之情,报道的字里行间,围绕着的,都 是小市民的生活。我们回到编辑室,再和同事讨论后,决定把新明50的主题确定为“民生情 50载”,我们觉得,新明是应着民生而生,也将应着民生而继续存在,承先启后,这个主 题,再恰当不过了。 (2 ) 《新明日报》从创刊时期的9000多份销量,到今天每日读者人数近40万人。 像《新明》这样的都市报能够稳健成长,编辑部同仁不断在内容和活动上推陈出新之余,最 重要的还是要得到小市民的接受,喜爱和认可。 今年3月,在我刚上任总编辑的时候,收到了一封来信,打开一看,是素未谋面、名为许嘉 荣先生的来函,两页信纸上满满写了2000多字,其中一段话这么写道:“ 《新明日报》创新 思维,蜕变成今天受到读者们喜爱的报纸,而且不仅是华族同胞爱读,在我国多元种族的家 庭里,异族同胞也爱读。因我是基层组织成员兼社区义工,我们在等候国会议员到达居民住 家时,异族妇女告诉我,她每回放工回家途中,都会买份《新明日报》,除了增广对华族文 化传统更深层了解,同时也能从新闻内容报道中,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大新闻和趣闻妙事等 等。他说,我也希望《新明》能够成立读者俱乐部,让大家可以交流。” 这位许先生住在马西岭,现年69岁,我联系他时,他用福建话跟我说:“我读新明几十年 了!” 在这里,我代表新明向这位忠诚的读者说声谢谢。读者俱乐部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下文。 像许先生这样的读者,不在少数,他们的监督和鞭策是《新明》团队不懈努力的最大动力, 我期待许先生继续给予我们批评,以及加油打气。 (3 ) 目前,《新明》的读者年龄结构中,40 -54岁的读者占了近40 %,这是消费能力很强的一 群。在30岁 -40岁这个年龄层,我们也有相当数量的忠实读者。然而,《新明日报》和世界 上所有纸媒一样,正在面对读者年龄老化,更多年轻人不爱看报的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挑战,《新明》在过去三年,努力耕耘社交媒体,我们推出面簿专页,截至今天已 有逾11万人点赞,每天上面簿的新闻,也有很多人追看和评论。除此之外,我们在今年2 月,也开始在微博、twitter 和instagram 推出新明版面,至今反应不错。 而作为华文媒体集团的一分子,新明也积极地为华文媒体集团数码平台做出贡献,在数码平 台同事的协力下,新明记者制作了好些引起社会关注的视频新闻,让旧雨新知一起感受新明 作为一个“民生”品牌的魅力。 是的,新明作为一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