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凤岭村调查小记.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岭村调查小记.pdf

凤岭村调查小记     2015 年春季, 院里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启动了新版的中国农村调 查———七大区域村庄调查, 首先启动的是华南宗族型村庄调查。 由于是一次崭新的尝试, 作为调查总指挥的徐老师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指导和参与调查提纲的设计, 作为一名一直参 与提纲讨论的成员, 我的心情也随着提纲的不断大幅度修改而跌宕起伏, 亲身体会了开拓 一项事业的不易。 每次长达三四个小时的讨论, 不仅是智力上, 也是体力上的考验。 一  初调山前村, 见得真族谱 2015年7月, 在完成了一学期工作之后, 我赶紧投入村调之中, 来到了预先选定的浙 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山前村。 之所以选择山前村是因为山前村的主要姓氏为张姓, 占到了 总人口的70%左右, 且周围村庄的张姓总数在4000人左右, 为同一宗族, 称为土屿张氏。 调查期间, 土屿张氏正在进行其宗族九修族谱的收尾工作, 在修谱委员会成员———72 岁 的张显德老先生———的带领下, 我顺利地开始了在山前村的调查。 在调查期间, 我每天随着老先生早早来到族谱编辑办公室, 看着有的老先生一笔一画 地校对族谱上的每一个字, 生怕有一丝错漏; 有一位老先生一笔一笔核对每一个族人的捐 款, 不论是50元钱, 还是10万元钱, 都不能有一点错误。 他们都是义务服务, 自开始编 辑族谱以来, 五六年中每天如此, 从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奉献精神, 并对这种精神 的来源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在访谈间隙, 张显德老先生会不时翻开族谱, 给我讲解族谱编撰的规范和族谱收录的 内容。 有一天我问老先生家里的血脉渊源, 他仔细在族谱中找到了他的曾祖父的名讳。 老 先生曾祖父为前清举人, 后来在家设馆教学, 曾经有学生高中状元; 老先生祖父早年跟随 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 但是不幸英年早逝; 老先生父亲从小由曾祖父抚养, 读到高中, 在当 地初中教学; 老先生自己由于时代所限, 高中毕业之后就回家务农。 虽然多年努力耕种, 但 是仍然器宇轩昂, 有儒雅之风。 老先生说在土屿张氏之中, 做官、 经商有成之人比比皆是, 在当地十分有影响力, 正因为如此才有至今九次修订的张氏族谱。 一天, 我随老先生来到了传统的活字印刷店, 观看了用传统纸张印刷族谱的过程, 看 到印刷店老板, 一字一字地排版, 手工给族谱添加上一道道红线。 最终拿回来的一套张氏 凤岭村调查小记 573 族谱有70本之多, 足见张氏族人血脉之渊远, 人口之兴盛。 从中我也体会到了作为宗族 一员的那种自豪感, 也深刻理解了老人对血脉相传的希望。 遗憾的是, 山前村地处沿海, 早早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洗礼, 村中传统建筑早已拆毁 殆尽, 无法追溯村庄的历史。 加之受到商业文化的深厚影响,1949 年以前宗族的影响式 微,80 多岁的老人也不了解宗族的历史, 我只得放弃这个选点。 二  深入凤岭村, 识得宗族性 在多方比较、 与徐老师讨论之后, 我在11月份来到了广东省梅县———客家人的摇篮。 在县里社会工作委员会肖耀宗主任、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夏鸣远老师的热心支持下, 我走 访了县内的侨乡村、 竹香村、 大黄村和凤岭村 (每个村子的基本情况见调查日记节选), 最后选定了白渡镇的凤岭村。 这一选择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凤岭村位置比 较偏远, 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时期的乡土本色, 包括村内建筑和文化氛围; 第二个因素是夏 老师曾经在村内做过调查, 村民对外来人员的接受度比较高, 进村相对容易。 在2014级硕士徐娅楠同学的陪伴下, 我开始了驻村调查生活。 村里的客家围屋充分展示了聚族而居的特色。 到村里的第一天, 刘万清老人就带我们 到村里各个祖堂看了一遍。 祖堂就是围屋中的上堂屋, 用来供奉祖先牌位, 是围屋的核心 所在。 我们了解到村内现在还有的祖堂有6所, 历史都在200 年以上。 另外还有一个祖堂 在石子岭水库下, 已经被淹没。 村里一共有7 个生产小组, 与1949 年以前的自然村和房 支基本吻合, 我们就以这7个自然村为基础, 分别展开调查。 调查中最先遇到的就是语言问题, 当地方言为客家话, 除了我们的房东刘万清老人普 通话比较好以外, 其他的老人方言口音都比较重, 特别是年纪大的女性, 一般都只说客家 话, 访谈难度比较大。 不过, 我们把学习这门方言当作一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