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选修一第3课时王安石变法.pptVIP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选修一第3课时王安石变法.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选修一第3课时王安石变法

知识概要 聚焦重点 第3课时 王安石变法 (1)北宋统治者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部署政策,皇室大兴土木及向辽和西夏每年交纳的“岁币”,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及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 (3)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积贫积弱的北宋 1.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1)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2)面对财政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 2.有利条件 王安石变法 项目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 上富 国之 法 改变积贫局面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较好配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开封设“市易务” 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兴修水利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方田均税法 清丈土地,收取赋税 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军事上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将兵法 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产量、质量得到提高 政治上取才之法 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 以经义取士 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 改革学 校制度 改组太学撰注教材, 1.根本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 2.显著成效 (1)财政收入增加。 (2)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3)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3.不足 (1)指导思想等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新法实行过于急进。 4.终归失败:宋神宗去世,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短暂的变法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社会矛盾激化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 (2)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战斗力弱,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4.宋神宗支持变法 史料一 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1021年 15 085万余 12 677万余 1049年 12 625万余 “所出无余” 1065年 11 613万余 13 186万余 导读: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入不敷出的严重状况,这是“冗兵、冗官、冗费”的结果。 史料二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导读: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纵容兼并)。 史料三 北宋农民负担表 项目 景德年间 庆历年间 商税 450万(贯) 1 975万(贯) 酒税 428万(贯) 1 710万(贯) 盐税 355万(贯) 715万(贯) 总计 1 233万(贯) 4 400万(贯) 导读:北宋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史料四 (宋神宗)曰:“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 导读:宋神宗希望克服危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根本目的: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 史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民举息于豪民,今之贫民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导读:王安石试图用青苗法限制高利贷商人的盘剥和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以法令形式处理国家与地主利益的再分配问题。 史料二 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到: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注:秋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折纳绸、绢、绵、布);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一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负的均衡。 ——摘编自周泽民《北宋方田均税》 导读:通过方田均税法达到增加政府收入、均衡税负、减轻农民负担、缓解阶级矛盾的多重目的。 史料三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