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财政政策选择.pdf
48I改革前沿I们Zz瑚HE州∞№w
杨小平 陈昌锋
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后 ,我国经济发生了趋势性 却 日渐增长,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
变化,原有的改革开放红利、人 口红利、后发优势逐步消 财政投资边际效应递减问题。长期来,投资在拉动
减 ,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经过几十
仍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但又面临着 “三期叠加”的严峻 年的发展 ,我国备类基础设施已经相对比较完善 ,高铁、
形势和 “三大陷阱”的严峻挑战。为应对挑战,2015年 高速公路 、机场、港 口等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财政投资
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 拉动效应驻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反 ,重复性投资反而可
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柯眭改革。”这标志着今后一段时 能引发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等问题。同时,财政投资在
期国民经济管理重点将从长期坚持的需求侧管理转向 引导产业政策方面也需要更加审慎。必须优化投资结
供给侧管理。作为经济调控的两大主要手段之一,财政 构 ,改善投资效率,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前提下,
政策必须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勺需要,必须适时转变 着力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功能,优化供给质量。
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 财政政策协同难、效果对冲问题。在区域差异 、部
引导作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提升全要素生产 门本位主义等因素下,财政政策协同难是长期性 、普遍
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长期中高速增长。 性问题。从中央和地方来讲 ,中央财政政策具有宏观调
控、结构性调控的中长期效应 ,而地方财政政策往往注
当前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重短期效应 ,特别是在任期考核的压力下 ,从需求端入
财政政策的短期调控效应与长期结构调整的协调 手的短期刺激政策屡见不鲜。这在近几年的房地产市
问题。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大 ,经济 场调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刺激楼
结构失衡所引发的总供给弱化是经济增速下降的主因, 市,甚至直接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 ,助长了楼币泡沫。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共识 。但以 “去产能、 这固然有利于增加地方土地财政收入,但对去库存形成
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的结构性政策,短 了极大的压力,也抑制了民间资本实业投资的热情 ,不
期内必然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而经济增长如果不能保 利于结构性调整。
持在合理区间,就业压力、居民收入增长压力就会进一
步加大,经济社会转型的回旋空间就会持续缩小,进而 优化财政政策的思考
可能落入 “中等收入陷阱”。供给侧取向的财政政策必 坚持积极财政政策。优化资金供给。当前 ,财政面
须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取得平衡 ,以适度扩张的财政 临增收、减支和控制债务的三重压力,而去产能 、去库
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托底,在保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 存、去杠杆短期内必然会加大增收减支的压力。因此,
区间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 ,优化供 在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财政赤字是财
给结构,为经济长期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政政策的必然选择 。目前 ,我国政府总体债务率并不
财政收支平衡问题。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上收、 高,中央政府负债率2014年末只有15%,且呈现递减的
事权下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 趋势,我国2.3%的预算赤字离公认的警戒线还有一定距
的不断提升,地方财力与地方事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 离。因此,总体来讲适度扩大赤字率 (3%以内)还有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