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3课 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教案 岳麓版.docVIP

【2016版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3课 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教案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版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3课 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教案 岳麓版

《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明朝长城的修筑和北京城的营建,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与创造力。 (2)了解明朝杰出的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3)知晓四大名著和戏曲以及京剧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 2.过程与方法 通收集、整理、展示历史资料和阅读、角色换位、探究等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北京城与长城的修筑、实用科技的伟大成就、四大名著的繁荣原因、创作背景;让学生认识中国的科技、文艺的成就的繁荣、伟大。 【教学重点】 北京城与长城的修筑;明长城的起止点;实用科技的伟大成就。 【教学难点】 四大名著的繁荣原因、创作背景、影响;京剧的形成。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 二、讲授新课 一、北京城与长城的修筑 1.北京城:(1)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把北京城扩建为宫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历时10多年才完工。1421年,明朝正是前度北京,称为京师。 明代的北京城最初为方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北京城南面的城门外面聚集了很多流动人口,形成了很多流动人就,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嘉靖年间,蒙古骑兵兵临城下,迫使朝廷在城南地区增筑外城,自此以后,北京城的平面布局变成了一个“凸”字形。 (2)清朝仍然选定北京为都城,沿袭了明朝的格局,位于都城中央的紫禁城成为中国五个世纪里的最高权力中心。 [博闻] 紫禁城即宫城,是明清皇帝日常生活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占地72平方千米,有供电阁楼约9000间,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展开,左右对称,气势磅礴。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是太和殿,俗称金銮宝殿,通高约35米,用84根直径约1米的大木柱支撑整个局面。紫禁城后来改称故宫,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修葺长城:为了加强背部边防,明朝对前代的长城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修葺。3.明长城的起止点: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号称“万里长城”,根据2009年国家发布的最新测量结果,明代长城总长度为8851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之一。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和烽火台等组成,城墙上的垛口、射孔、敌台等设施非常完备。长城沿线还设立军事堡寨,驻扎军队,开垦屯田,构成了一个完整防御体系。 北京城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高成就,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明长城至今遗迹尚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工程。他们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实用科技的伟大成就 1.医学: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用毕生精力写成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16世纪之前中国医学成就的总结,也是植物学的重要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出身于医学世家,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古代医书中有不少错误,于是决心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为此,他虚心求教,多方搜集药物标本和民间验方,禽兽试种药材,又大量阅读医药书籍,进过27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概述共有190多万字,收入药物1892种,新增药物370多种,收入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插图1100多幅,形象的表现了各种药物的形态。 2.农学:明代徐光启(1562-1633)写的《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技术了有关农业的理论和农作物种植、农具制作的方法,路输了垦荒、兴修水利和备荒救灾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在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方面,徐光启也是先驱。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 3.科学家: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1587-?)编写的《天工开物》,详尽的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并且配有大量插图。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在撰写《天工开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调查、实验,虚心向农夫、工匠请教,并亲自实践、该书共有18卷,附有插图123幅,是保存我国科技史资料最丰富的一部书。书中记叙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锌技术,引起了欧美化学家的注意。 [善思]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结合已学知识想想,为什么宋应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学则优则仕”的文人人生目标;“重农抑商”的政策;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等。 三、通俗文艺的繁荣 1.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形式的小说发展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被后人誉为“四大古典名著”。 2.《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创作于:清乾隆中期;主要内容:以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衰盛和家庭个人的日常琐事,揭露和批判繁华掩盖下的社会腐朽。 3.《红楼梦》的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