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杨静.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杨静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备课教师:汪从霞 第一课 明与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 2、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具准备: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射灯、静物桌、衬布、范画两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素描范画,说说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①把一张白纸放在灯光下观察,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 ②把纸卷一下,观察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 ③把纸折一下,放到灯光下,有什么变化? 总结: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④把纸揉皱了,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2、通过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是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 1、把石膏球体摆在桌上,观察光线照射时,我们有什么发现?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 2、出示石膏几何体观察,找找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画出优秀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 2、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教学重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射灯、静物桌、衬布。 教学过程: 一、演示绘画 同学们,怎么作素描画呢? 师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并讲解画法。 1、整体观察分析。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起稿。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标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铺大色调。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近实远虚。) 4、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二、学生实践 1、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明暗素描,师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三、欣赏讲评 1、展示作品,学生欣赏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总结 通过同学们动手作画,谈谈你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表现了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 第一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育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请你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板书课题。 二:欣赏发现 1、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请你谈谈对图片的体会 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角度不同、远近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2、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请你谈谈这些自然的景色中,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 小结: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3、请你用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美丽的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学习用照相机来寻找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肌理的美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发现 1、欣赏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 ⑴欣赏照片肌理,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⑵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小结: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2、学生讨论 ⑴肌理图片的制作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