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dna重组技术概述
DNA重组技术前言 (1)I型限制酶属于复合功能酶,兼有修饰和切割DNA两种特性。 功能 核酸内切酶甲基化酶ATP酶DNA解旋酶 特点: 识别和切割位点不一致 没有固定的切割位点 随机切割 不产生特异片段 应用1.催化DNA切口平移反应,置备高比活DNA探针。(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 DNaseI DNA聚合酶I dNTP 32P-dNTP 2.对DNA分子进行末端标记(Klenow) 2 .Taq DNA聚合酶(1)特性: ①耐热的DNA聚合酶来自于嗜热的栖热水生菌Thermus aquaticus 中纯化而来的。 ②5’?3’聚合酶活性 ③5’?3’外切酶活性 ④最佳作用温度为75-80?C (2)用途①通过PCR对DNA分子的特定序列进行体外扩增 ②对DNA进行测序 3.反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RDDP)(1)特性①催化从RNA为模板的DNA聚合反应 ②具3’?5’RNA外切酶活性,能特异性降解RNA— DNA杂交分子中的RNA部分 ③具DNA指导的DNA聚合酶(DDDP)的功能 ④能以mRNA为模板催化合成出互补的DNA(cDNA) (2)分类 ①禽源反转录酶 来自禽或骨髓细胞瘤病毒(AMV) 具有聚合酶活性及强的RNA酶H活性 无3’?5’外切酶活性。 温度42?C pH8.6时活性较高 ②鼠源反转录酶 来自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M-MLV)具有聚合酶活性及相对较弱的RNA酶H活性 无3’?5’外切酶活性 温度37?C pH7.6时活性较高 4.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末端转移酶) 催化dNTP加到DNA分子的3’羟基端 * * DNA重组技术概述邓益斌 一、重组DNA技术的诞生(一)重组DNA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 1.40年代明确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肺炎链球菌) 2、50年代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 3、50年代末和60年代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并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中心法则 遗传密码 64个密码子 61个代表各种氨基酸(AUG起始密码) 3个密码子为终止子(UAA、UAG、UGA) 操纵子 用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解释了酶诱导的本质。 (二)关键性实验技术问世为重组DNA技术奠定基础 1.DNA分子的切割与连接技术?? 2.载体构建和大肠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3.Southern杂交、DNA序列分析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二.重组DNA技术的定义及意义(一)重组DNA技术1、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按照人的意愿,在体外对DNA分子进行重组,再将重组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细胞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表达相关基因的产物,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基本方法。 2.克隆(clone):指由一个细胞通过无性繁殖以后形成的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 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 构建DNA重组体并导入宿主细胞建立无 性繁殖体系。 (二)重组DNA技术的重大意义 1.填平了生物种属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2.缩短了进化时间。 3.使人能对生物体进行定向构造。 三、工具酶(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 1.分类 根据限制酶的识别切割特性、催化条件及是否具有修饰酶活性可分为: I型 II型 III型 (2)III型酶与I型酶特性类似,也有甲基化功能,但无ATP酶和DNA解旋酶活力。在DNA链上有特异位点切割,其切割位点在识别位点以外。(3)II型酶 2. II型酶(1)II型酶的识别 识别序列一般为4-6个碱基对,通常是反转重复顺序,具有180o的旋转对称性。(2)II型酶的切割功能★平末端(blunt end) 在识别顺序的对称轴上,对双链DNA同时切割。 ★5’端粘性末端(cohesive end) 在识别顺序的双侧末端切割DNA双链,于对称轴的5’末端切割。 ★ 3’端粘性末端 在识别顺序的双侧末端切割DNA双链,于对称轴的3’末端切割。 (3)少数有特殊性质的II型酶1异源同工酶(isoschizomer) 定义: 来源不同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的酶。 5’ C C G G 3’ 3’ G G C C 5’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种起源导论07自然选择2.ppt
- 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55.ppt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ppt
- 环境工程原理第一篇第四章热量传递新.ppt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2012.ppt
- 牛生产学20122013第五章繁育.ppt
- 现代营销原理与实务制定企业的产品组合.ppt
- 现场一线管理技能之二消除浪费.ppt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 FAIR 数据共享指导原则详解 _ 【官网】探码科技.pdf
-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与 AI Ready 数据准备白皮书预览版 _ Baklib.pdf
- 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广州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汇英校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高州市九校联考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惠州光正实验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星晨校2024届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