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供给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pdf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Jan.2017,Nn1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制度供给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易承志
[摘 要]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本质上是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有效制度供给是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变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要求的有效制
度供给,是具备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认知性要素的统一,也是遵循工具性逻辑、合-法I陛逻辑和情
境性逻辑的统一。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得到强调,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制度供
给仍然不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中的有效制度供给要求注重强制性制度供给和 自发性制度供
给、特定制度供给和散布性制度供给、正式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制度供给;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全“
面深化改革的总 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就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国家治理体系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
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 ,即国家治理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 “治理制度
化,即有完备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国家
治理的制度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其核心要义就是在新起点上凸显制度化的重要意义” 。
如果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那么厘清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供给的理论基础和
实践路径,无论对于深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学理研究还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进程 ,
毫无疑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政治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01620。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IOCZZ025)、上海市
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 目(13ZS118)的阶段性成果。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 11月16日。
②俞可平:《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本质》,《理论导报》2014第4期。
③徐勇、吕楠:《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④褚松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化角度的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叭4年第9期。
054
一 、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供给的理论基础
分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供给,首先需要厘清制度和制度供给的概念和理论范畴。对于制
度和制度供给的深度理解,需要回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批判行为主义和
重新强调制度重要性的背景下产生的一股理论潮流,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对制度和制度供给有过非常深
刻的阐述,为深入认识制度和制度供给提供了重要的学理资源。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并非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而是内部涵盖了多种思想分支的笼统概念。美国学者彼得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至少囊括了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三个不同流派 。美国学者盖伊 ·彼得斯则将政
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区分为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社会学
制度主义、利益代表制度主义和国际制度主义七个不同流派 。尽管研究者观点有所不同,但对理性选
择制度主义 、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组成部分都达成了共识 。基
于此,本文赞同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为由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构成
的理论思潮,并从这个意义上对制度和制度供给进行分析。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源于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那里借用了一些基本概念、
核心假设和分析框架,并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形成了许多研究上的交叉之处,如美国学者曼瑟尔 ·奥
尔森 、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等人就跨越了经济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豪尔和泰勒基
于上述原因在分析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时主张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经济学新制度主义放在一起进行
讨论 。但与传统理性选择理论忽略制度的作用不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将制度视为走出集体行动困
境的前提,认为如果缺乏制度的规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7杠杆效应撬动2.8亿社会资本——中关村领创金融探路金融创新服务双创.pdf
- 19堂别开生面的廉政党课——看下关区党委书记廉政党课视频竞赛活动.pdf
- 2009至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现状分析.pdf
- 2016年印制电路技术热点.pdf
- 2016年湖南省金融运行情况及后阶段展望.pdf
- 2017消费金融洗牌继续.pdf
- 4+3模式增强党课实效.pdf
- 4+3+2推动两学一做扎实开展.pdf
- 631.原则助力物流金融风控三步走战略.pdf
- Authorware在多媒体党课课件制作中的应用.pdf
-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外交政策供给——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pdf
- 国际创新合作提升新兴产业要素供给质量和水平.pdf
-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法治人才供给能力培养研究.pdf
- 图书馆学理论创新的供给侧改革助推问题意识品质的提升——基于光明网的理论与学术专栏创新理论文章的启示.pdf
- 图像处理系统在煤炭的分选应用的研究与设计.pdf
- 土地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及制度构建法治保障浅议.pdf
- 土地信托或将助力农地供给侧改革.pdf
-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意愿问题研究-基于对广西13个地级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调查实证.pdf
- 土地财政依赖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基于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pdf
- 在供给侧改革下坚持破产法制度推进我国国有僵尸企业的清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