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门诊手册.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神经内科门诊手册

第一章 意识障碍 的诊断与治疗 徐 燕 意识障碍是临床医生在工作 中遇到的常见症状,见于各科疾病 。 作为神经科医生 ,在遇到意识障碍 的病人时,要进行有序、系统的问 诊和检查。在对病人进行具体、细致的诊疗过程 中,可 以获得意识障 碍病人 的临床信息,旨在维持病人 的生命功能,避免进一步的神经系 统损害 。意识障碍可 由多种原因导致,在诊治过程 中要尽可能快地确 定病因,因为有些病因经过治疗是可以逆转的。 一、意识和意识障碍的概念 意识是 中枢神经系统对 内外环境中的刺激所做出的有意义的应答 能力,它通过人 的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表达出来,使人体能正确而 清晰地认识 自我和周 围环境 ,对各种刺激均能做 出迅速 、正确 的反 应,当这种应答能力减退或消失时就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完整的意识 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意识的内容:知觉 ( “开关 ” 、觉 醒 )系统 。意识 的内容是大脑 对来 自自身和周 围环境的多重感觉输入的高水平的整合,是高级的皮 质活动 ,包括定 向力、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行为等, 使人体和外界环境保持完整的联系 。意识的 “开关”是各种传入神经 冲动激活大脑皮层,使其维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 态,临床上常说的昏迷、昏睡、嗜睡、警觉即视为不 同的觉醒状态 。 “开关 ”系统包括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即经典的感觉传导通路和非 特异性上行 网状激活系统 ,位于脑干 中轴部分 ,由以下三个部分组 成 :①上升性脑干网状结构,位于桥脑上 至下丘脑背侧之间,如 果双侧受损,动物或人一定陷入 昏迷;②丘脑非特异性核团,如腹前 核、网状核、正 中核、中线核等,刺激这些核团可引起双侧皮层广泛 的兴奋反应:③紧张性激活的驱动机构,包括下丘脑后区和中脑 中央 灰质等 ,从这里可 以驱动上升性脑干网状结构,而后者再转而刺激这 个区域 ,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路,循环不已。由此可见,脑干网状结构 核并不是很密集的核 团,而是很分散的一些核团。近年来也发现脑桥 网状结构的腹侧部分也存在上行性脑干网状抑制结构,范围在脑桥中 部 以下及延髓 内,存在着非特异性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抑制系统,有 利于维持大脑适度的兴奋状态,不至于过度兴奋和抑制。 意识 的改变从概念上分为二类 ,一类累及觉醒 ,即意识 的 “开 关”,出现一系列从觉醒到 昏迷的连续行为状态 ,临床上区分为警觉 、嗜 睡 ( 、 昏睡( 、昏迷 ( ,这 些 状态是动态的,可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前后两者之间无截然的界限, 其中昏睡和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 。另一类累及意识的内容,即大脑 的高级功能,涉及认知 ( )与情感 ( ,此类意识改 变涉及谵妄 ( 、精神错乱 ( 、酩酊状态 ( 、痴呆 ( )和癔症等。 通过上述有关意识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我们不难看到意识障碍形 成 的三种机制。 双侧弥散性大脑皮层损害  意识 的内容损害 ,而 “开关 ”系 统尚完整 (也就是有时所说的植物状态, 。通常由弥 漫性缺血缺氧代谢性改变所致,如心脏病发作。但一侧大脑半球的急 性广泛病变,如一侧大脑 中动脉主干 闭塞时,亦可发生意识障碍 。颅 内局灶病变一般不引起意识障碍,但病变发展迅速伴有广泛脑水肿、 脑脊液循环阻塞引起颅 内压增高或缓慢发展的大脑局灶病变合并脑疝 时,病人可陷入 昏迷状态。 脑干损害  累及觉醒状态,因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 处 于 “关闭”状态,产生病理性睡眠。临床上脑干损害可分为: 原发性脑干损伤  如常见的脑桥出血或梗死。 )继发性脑干损伤  多见于邻近脑组织 占位压迫,如源于幕上 和小脑 的占位在形成颞叶海马沟 回疝、小脑下疝时造成的脑干损伤, 并且 占位牵拉扭转供给脑干的血管容易导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