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数据时代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乡村教师的供给侧改革.pdf
大数据时代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乡村教师的
供给侧改革
口 于海洪 王殿东
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受到多重挑战,既要接受
“师范教育”向 “教师教育”转化过程中带来的教
摘要: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城市化、功利 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冲击,又要接受大数据时代带来
化明显。忽视了教育的城乡统筹和广大师范生要到乡村就业 思维变化的冲击,在未能有效解决师范教育中所存
的特殊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忽视教 在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问题下,又遇到了 “教
师专业化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评价上,强调显现的知识考核。
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本质还是手段”的争论 】;在
忽视素养特别是以乡村教育情怀为特征的农村教师的师德
评价。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 “知识能力素质”忽视 “恋乡情 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又遇到了乡村教
怀”、重视 “基础教育的普适性”忽视 “乡村教育特殊性”、重 育改革与乡村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瓶颈。受高校评
视 “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忽视 “乡村教师培养实践经验推广” 价导向的影响,教师教育城市化明显,对乡村教师
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长江师范学院继承陶行知先生乡村
培养缺乏 “本土化”的思考,表现出乡村教师培养
教育理论和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传统。提出了适合地方师
范院校培养专业化乡村教师的 “供给侧”改革思路。明确了乡 标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村教师培养 目标,形成 “学科教育+教师教育+恋乡教育”融 体现在乡村教师 “水土不服”、缺少 “乡村教育情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措施有:(1)建立高等学校、政府、 怀”,乡村教师教育无效供给偏多。为了解决这些问
城市优质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组成的UGSS教师教育共同
题,我们从体制机制、平台建设和课程体系三个方
体,优化地方师范院教师接触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促进教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系统性研究。提升高校教师对乡 面,深化乡村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推行乡村教师
村教育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和实践行为。(2)系统优化教 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内容体系,形成 “学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恋乡情怀教育
课程”的课程体系。围绕四个维度进行教学与评价:即,会研
一
究,厚底蕴,强理性。爱家乡。使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成为 、 乡村教师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教育专家。
基于当时我国的现实,20世纪20年代兴起 从“
关键词:教师教育;“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供给侧改革
教育农民人手、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的乡
中图分类号:G420
村教育运动。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胡适、雷沛
文献标识码:A 鸿和黄炎培等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发展乡村教育的理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062-06 念、思路及办法。黄质夫、晏阳初先后创办乡村师范
学校,陶行知创办了平民学校,1931年重庆涪陵有识
收稿 日期:2016—12—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