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远方的家》专题报道长江救援志愿队.doc

央视《远方的家》专题报道长江救援志愿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央视《远方的家》专题报道长江救援志愿队

央视《远方的家》专题报道长江救援志愿队 发表时间:2015-03-09 08:31??来源:湖北文明网 在龙王庙值守点,央视记者(着黄衣者)参与长江救援志愿队救援培训???(视频截图) 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演练救人技巧??央视截屏   6日,中央电视台四套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215期播出长江救援志愿队专题片,节目寻访多名志愿队员,以“守望江河”为主题介绍长江救援志愿队值守救人事迹,盛赞长江救援志愿队为“一群多么可爱又热心肠的武汉人”。   在总时长40分31秒的节目中,摄制组先后探访了长江救援志愿队王家巷值守点、龙王庙值守点、队长俞关荣的家庭以及陈忠贵之子陈思位于汉阳钟家村的餐饮店。   回溯英雄陈忠贵牺牲经过,真实记录志愿队员义务值守,通过与俞关荣、周谋望等志愿队员的交流互动,将长江救援志愿队现代化的组织结构、救援理念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汉阳钟家村,一张张旧照片摆上桌面。“悲伤时,我就看看爸爸的照片,反而能从他身上得到一些力量,他在鼓励着我。”陈思平静追忆,一旁,央视记者情难自已,眼含热泪。   节目通过长江救援志愿队——“一群多么可爱又热心肠的武汉人”,巧妙而自然地讲述武汉这座因水而生城市里人的故事,“武汉人爱水,因而尽自己之力,保卫这片江水的安宁”。采访中,武汉人的活泼、善良、直爽令他们印象深刻,“九省通衢、大江大湖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武汉人,也为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对于这座城市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普通,但是对于每一个被救的人来说,他们是如此的伟大。”节目最后,央视记者以此赞语作结。   据了解,《江河万里行》是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打造的百集系列特别节目,该节目以水为媒介,真实记录生活在水边的基层民众的人生故事和生活梦想,集中展示中华文化深厚宽广的历史内涵,特别关注当下社会的新风尚、新气象,用电视化的语言呈现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望。   央视记者坦露泪水背后的感悟与思索   “我不愿意看到好人离开”   此次《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专题报道长江救援志愿队,节目尾声,央视记者与陈忠贵之子陈思面对面时,真情流露,感动落泪,引发不少观众共鸣。泪水背后隐藏着哪些感悟与思索?昨日,记者就此连线当事记者李七月。   “对于我这样一个成长于冰城哈尔滨的人来说,冬泳并不陌生。”李七月告诉记者,赴武汉采访前,她已有了心理准备,没想到,手指触到江水时仍吃了一惊,“武汉的冬天,水温低于气温,与哈尔滨相反,所以下水的感觉要冷得多,对人的耐受力更是一个挑战”。   对于寒冬中的武汉,李七月的第一印象是“冷”,第二印象则是“热”。“随着和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们的深入交流,我对武汉人特有的‘热’有了全新的认识。”她回忆,在汉口龙王庙江边拍摄时,需要有两名队员来“表演”救援现场,本来已经上岸、身体刚刚回温的一位女冬泳队员毫不犹豫地跳下水,演起“溺水”十分认真入戏,“这位阿姨的热情、简单以及无条件的配合让我心里一暖”。   说起与陈思聊天时的泪水,李七月坦言:“我没有控制住情绪。”她说,陈思拿出父亲的照片,平静地陈述父亲生前的种种,她眼前浮现出一个健康、慈爱、阳光的老人形象,眼泪不自觉地流淌出来。   从2011年底进入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以来,李七月采访过多少地方早已数不清,加上这一次,她只在采访中流过3次泪,“前两次,一次是采访与家人隔绝的深山护林员,一次是采访5年没回过家的边防战士”。   “与陈思聊天时,我为什么哭?也许很简单——我不愿意看到好人离开。这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都值得我们用泪水来祭奠,用行为来尊敬。”李七月说。   除了感动,还是思索。采访中,李七月体悟到,长江志愿者救援队的行为早已超过了“本能”的范畴,多年的付出,让每个人的心中都生发出珍爱生命的情怀。   她说,面对这样一支队伍,采访是轻松的。“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他们的高尚,那样只显得刻意,而越刻意,就越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记录真实”。   “这是一些简单的热心肠的武汉人,这就是他们的一颗心,没有太多的原因,这是城市氛围,也是城市性格。”李七月说。  (长江日报?记者刘智宇)   这是一群多么可爱又热心肠的武汉人   他们喝着汉江水和长江水长大   这两条江就是他们童年时的游乐场   也是他们成年后的健身房   他们是江水的守望者   也是江上生命的守护神   扫一扫,观看长江救援志愿队专题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