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院与东部蒙旗以理事司员为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藩院与东部蒙旗以理事司员为中心.PDF

理藩院与东部蒙旗:以理事司员为中心 珠飒 (内蒙古工业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清朝统一长城南北,为南北人口流动创造了客观前提。长城以北的内蒙古,移民不断进入、土地日益开垦。 本文将利用内蒙古档案馆所藏清代喀喇沁蒙古文档案和赤峰市档案馆所藏翁牛特右旗蒙古文档案,结合相关汉文官 修文献,以移入蒙地汉族移民的管理为出发点,研究理事司员在东部蒙旗的活动情况,从而勾勒传统内地行政体制 在内蒙古推广过程中所形成的内扎萨克蒙古特有的行政体系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理事司员;东部蒙旗;蒙民交涉事件;税收;演变过程 中图分类号码:k24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大量内地汉族移民的流入,内蒙古的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流入蒙地汉族移民的增 多,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给原本宁静的游牧社会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使蒙古社会变得复杂化, 蒙汉民族间的交涉案件日益多起来。这样对理藩院管辖下的盟旗境内汉族移民的管理便提上了日程。 为了处理日益增多的蒙民交涉事件,清朝政府在东部蒙旗前后派设了八沟(今河北平泉地区)、乌兰 哈达(今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塔(今辽宁省朝阳市)、塔子沟(今辽宁省建昌、凌源二县)等理事 司员。四处理事司员的设立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管理蒙民交涉案件的问题,而理事司员的派遣、同知 与通判等地方官吏的设置、蒙旗扎萨克制的存在等互相作用,形成了完整的一套管理体系。而这种 管理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意味着内地行省制在蒙古的推广、延续,并显示在此过程中发生的蒙古 地区特有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一、理藩院向东部蒙旗派往理事司员的开端 早在顺治年间(1644~1661)就开始内地民人进入了喀喇沁等地。①在康熙年间(1662~1722) “默许又有限制”②的政策下,流入喀喇沁等地的内地民人已有相当规模,其管理问题已引起蒙旗 王公的注意。康熙五十八年(1719)喀喇沁王伊达扎布“(蒙旗境内)将种地民人等若有违规者如何 处罚问题”请示理藩院。根据喀喇沁、土默特等地种地和行商的内地民人众多,若有行窃盗贼者, 所属蒙旗王公、贝勒等无权处罚内地民人之情,理藩院题准“喀喇沁三旗、土默特二旗各派大臣一 员,依法处置违规的内地民人。”[1]这说明设立府厅州县以前蒙旗境内内地民人的管理,蒙旗王公等 无权处罚之故,理藩院向喀喇沁、土默特等五旗特派五个大臣来管理内地民人,这是东部蒙旗境内 内地民人管理的起始,又标志着理藩院向东部蒙旗派往理事司员的的开端。 为了管理日益增多的内地移民,清政府先于雍正元年(1723)设置了热河直隶厅,管理昭乌达、 卓索图二盟部分蒙旗的蒙民交涉事件。[2]雍正六年(1729)冬,热河管旗大臣拉希(Raši )等人的 上奏中亦提到喀喇沁三旗境内种地民人由理藩院三个章京(janggi )③轮流驻扎一年管理之事。下面 是该奏折的内容: “在此以前热河同知所查出的从热河、八沟、七沟一直到哈吉尔河(Qaqirγol )等地山谷隅所所住民人有五十多 万以及在喀喇沁三旗境内种地民人亦有几万,……由各地相聚而来的民人,已超出一个同知所管辖之范围,又设置 1 州县管理为好。(以往)喀喇沁三旗境内种地民人由理藩院派遣三个章京(janggi )轮流驻扎一年,管理蒙古民人交 涉事件。而(如今)民人聚集众多,良莠不齐,丰收之年还好,若遇欠收之年就难以控制盗窃、行骗等案件的发生。 奴才等人窃想喀喇沁三旗民人由州县设乡负 (后来的乡长)、派头来管理,若把蒙古和民人分别管理,可控后顾之忧。” [3] 正因为热河、喀喇沁等地种地民人已超出热河同知所管辖的范围,雍正七年(1730)喀喇沁中 旗南部地方设置八沟直隶厅[4],管理喀喇沁等地民人事务。雍正十年(1733)议政大臣等议定:“喀 喇沁三旗的八沟、土默特二旗的九关台地方分别设一个同知,原驻扎各旗的理藩院大臣改为八沟九 关台各驻一人,每年更代一次,与八沟和九关台同知一起共同审理所属之蒙古、民人交涉案件。”[1] 方志类文献也记载:“雍正十年设八沟厅理事同知一员,与理藩院章京分管喀喇沁蒙古民人缉捕等事, 以八沟东街之钢义帽乌勒瑚玛梁南岭等处地方隶之,十三年东河通判移驻土城子,其八沟西街之雅 图沟、龙须门等讯并归厅治。”[5] 从此,原本由各蒙旗扎萨克管辖的东部蒙旗行政建置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形成了由蒙旗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