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音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音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把音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既能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使语文中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音乐与语文交相辉映,相辅相成,音乐可以写成文字,文字可融入音乐来体悟 关键词:兴趣 感性思维 体味 情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85-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年轻时,若培养出读书的兴趣,就能一生与书结缘,只有对读书产生兴趣甚至爱好才能持之以恒地读书。凭兴之所至,一卷在手,悠游其间,读书虽快,乐趣不多 读书是这样,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老舍先生笔下的猫能栩栩如生;周敦颐笔下的莲能亭亭玉立;冰心先生笔下的文章能贴近儿童的心,是因为他们喜爱笔下的猫、莲和孩子,写这些文章表达他们的情感是他们的兴趣所至 现在的小学生为什么一谈学习就头“痛”,一动笔就手“痛”,一看书就眼“痛”呢?为什么读书五六载写出的作文仍词语贫乏,逻辑混乱,只是背诵能力尚可呢?是因为他们不爱学习,没有把学习当兴趣,只是当作沉甸甸的包袱背在了肩上。回头看看我们的教学方式,难怪学生们没有兴趣,枯燥的讲解,格式化的分析,千篇一律的作文内容,如何改变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是学生们应有的意识,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意识。于是我大胆地把音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为语文教学这道正餐加入一些调料,激活呆板的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的这一想法源于对唐诗、唐乐的理解。中国的唐代是世界公认的人类诗歌艺术光辉灿烂的年代,素有“大唐诗国”之誉,同时以兼容并蓄思想指导产生的“十部乐”为代表的宫廷音乐,也达到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高峰,唐代的诗和乐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对琵琶表演技巧的描述;又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蕴含的美使后人发展成了一首乐曲《春江花月夜》,还有许许多多乐与文美妙结合的佳作。唐诗和唐乐相辅相成,从这埋在黄土里的宝贵矿藏中开掘出了我现在的想法 古时乐能入文助文熠熠生辉,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否也可以大胆地用音乐这种美妙的东西培养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体味内心的思想感情,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同样可以通过音乐来激活学生们对事物的感性思维 一篇优秀的文章若能配上恰当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图景。学生通过学习“乐”领略“文”的精彩,通过“文”来感受“乐”的美妙,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不再是枯燥的死读硬记,而是一种美妙的欣赏,这种美我相信会留在每个学生的记忆中 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实施乐与文融在一起的语文教学呢?根据学生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采用渐进方式 首先,我从古诗文教学中对诗句赏析的角度诠释音乐、理解音乐,因为中国古代诗歌文章以意蕴深厚、语言精炼、词藻华美著称,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文化转型,语言隔阂,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品鉴诗句可以成为音乐与语文互融的引路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还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幽ǜ刺簟泵栊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抒发的思想感情。此后十四句诗,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又用“嘈嘈切切错杂弹”再现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当学生听到此处意犹未尽时,抛出下面的诗句让学生由“视觉的诗句”进入“听觉的诗句”,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学生感悟到旋律继续变化,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还有的学生感悟到: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力量终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推向乐曲的高潮。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不正是语言文字描写的吗?而且作者不仅仅再现音乐形象,还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的心境,为下面的诗句诉说琵琶女的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这正是我们要教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真谛,从文字中来融入情感再到文字中去 其次,不仅要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