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秸秆与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产物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pdf
VoL27 NO.l
农业工程学报
第 27 卷第1 期
326 2011 年 1 月 τransactions of the CSAE J扭. 2011
作物秸轩与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ßl:!产物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彦淦海 1 ,刘郡英 1 ,谷春豪:,赵秀兰 1 ,以,王定勇 1 ,2
(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挠,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税)(}715;
2. 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6)
摘 要z 为揭示不同作物秸轩与污泥堆肥产物对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为科学施用城市污握堆ßel提供参考依据,通
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城市污渥与 4 种秸轩〈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高温好氧堆肥产物施入酸性紫色主、黄壤、石
灰性紫色土后土壤氨矿化的差异。结果表明, 4 秸轩污泥堆ßE均可显著提高 3 手中土壤氮的潜在矿化势(均〉和矿化速度
〈剖,促进土壤氨的矿化,提高土壤Nl4+挝、 N0 -N 屡量分数,其中石灰性紫色土以油菜秸杆污泥堆理和小麦秸轩污泥
3
堆ßE处理、黄壤以油菜秸轩污涯维ßel处理、酸性紫色土以小麦秸轩污泥堆理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作物秸轩与污垢堆ne施
入土壤后,黄壤、酸性紫色土在培养60d 和 30 d 后趋于稳定,石灰性紫色土在培养60 d 后但有增高的趋势,但不同秸
轩污混维肥对土壤氮矿化速度的影响王明显规律.结果说明秸轩污渥堆ßel对土壤氨矿化的效应国土壤及秸轩类型的不同
而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 4 种作物秸轩与城市挥泥堆ßel施用的建议.
关键词2 秸籽,污泥处理,堆麓,氨矿化,土壤
doi: 10.3969/j.issn.l∞2-6819.201 1.01.053
中噩分类号: X7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2-6819(2011)-01-0326币6
唐淦海,想郡英,谷春膏,等.作辑在轩与城市污j尼高温好氧堆ne!产物对土壤氧矿化的影瞬[J]. 农业工程学撮, 2011 ,
27 (1): 326-331.
Tang Ganbai , Liu Junying, Gu Chunhao, et al. Ni恼g钮 mineralization 姐回ils amended with 铠wage sludge ∞mposted wi也
diffe道扭tαop straws as bulking agent [J}.τransactions ofthe CSAE, 2011 , 27(1): 326-33 1. (in Chinese with E~到ish abstract)
量大多是根据污混蛙肥、土壤的氨含量及檀物的需氨量
。引言
确定的。研究表明,污混中的氨杳70%-9阴也以有机态氨
城市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器体
形式存在,其在土壤中的矿化数量和强度决定了其琦植
废弃物。理含丰富的有机庚、氨、磷和其他植物必需的
物氨素的供应能力和随水流失商污染水环境的可能性i付,
营养元素,城市污泥土地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蔑弃物的产
明确污提堆臣中氨素的矿化过程及其影躏因素对污嚣堆
生量,还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
臣的科学施用以获得最高的植物产量和最小的环境影响
土壤把力及作物产量(1) 。相对于填埋、焚烧等处置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京津冀区域教育空间布局构想.pdf
- 京津冀绿色转型的战略意义.pdf
- 京津水源区传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水沙环境效应分析.pdf
- 亲属拒证特权的法经济学分析.pdf
- 人与环境同构法初探.pdf
-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pdf
-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pdf
- 人口发展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人口管理创新.pdf
-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pdf
-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pdf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