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96例外科治疗.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96例外科治疗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96例外科治疗   作者:孟庆显 姜学东 刘长浩 古立 郭兆刚 史丽丽   作者单位:110034沈阳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胸心外科   【关键词】 肿瘤   我院自1978年1月~2003年11月共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9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将手术治疗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4~58岁,其中18~50岁74例。病理类型:胸腺肿瘤及囊肿30例,神经源性肿瘤27例,畸胎瘤26例,心包囊肿5例,纤维肉瘤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2例,脂肪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食管囊肿1例。   1.2 主要症状 96例原发性肿瘤及囊肿中无症状者55例,有症状者41例,有不同程度的胸背疼痛、气短、咳嗽、发热、咳血、咳毛发等特征性症状,有诊断意义者如胸腺瘤中有重症肌无力者7例,神经源性肿瘤中2例合并截瘫。   1.3 X线胸片 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术前确诊,近年CT扫描、核磁共振提高了纵隔肿瘤的确诊率,在透视下可见胸骨后甲状腺肿随吞咽上下移动,支气管囊肿因呼吸而改变形态,实质性肿瘤密度较深,而囊肿密度较淡而均匀。   1.4 治疗方法与结果 本组96例均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者73例,部分切除者12例,单纯探查活检者9例,其中2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1例,术后6d死亡,1例术后10d死亡,均死于重症肌无力危象,余者均拆线后出院。   2 讨论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为胸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但本病种类繁多,组织结构复杂,症状出现较晚,原则上一旦诊断应及时手术。   2.1 切口选择 本组除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应用胸骨正中切口外,少数前上纵隔肿瘤选择前外侧切口,多选择后外侧切口,这种切口便于解剖和游离,尤其适用于瘤体较大,粘连较紧的肿瘤,又有利于肿瘤切除。   2.2 常见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手术处理 尽管纵隔肿瘤多为良性,但瘤体增大后压迫邻近器官,继发性感染或恶变及肿瘤周围涉及许多重要器官,手术应谨慎细心,以防误伤,术中分离时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勿盲目钝性分离,体积大的囊肿宜先穿刺抽吸减压,对良性实质性畸胎囊肿不强求保持瘤体完整性,可用被膜内剥离法分块切除,残留的囊壁刮净后涂抹碘酒或电灼灭活,对神经纤维瘤部分长入椎管内,可采取神经外科与胸外科二期手术切除方法切除,对胸腺肿瘤并重症肌无力者应将肿瘤及前纵隔脂肪廓清一并切除,因胸腺肿瘤有癌变倾向,术后提倡辅助放疗。 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