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地球化学_区域对比_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_张宏飞.doc

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地球化学_区域对比_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_张宏飞.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地球化学_区域对比_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_张宏飞

第 30 卷 第 3 期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 30  No . 3 2 0 0 5 年 5 月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May  2 0 0 5 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地球化学 : 区域对比、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1 ,Nigel Harris2 ,Randall Parrish3 ,张  利1 ,赵志丹4 ,李德威1 张宏飞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2. 英国 Open 大学地球科学系 ,Milton Kynes , M K76AA 3. 英国地质调查局同位素实验室 ,Nottingham , N G125 GG 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 : 北喜马拉雅出露一系列片麻岩穹窿 ,这些穹窿被形成于 27. 5~10 Ma 的淡色花岗岩侵入. 淡色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 二云母花岗岩 ,它们的主量元素组成为 SiO2 = 70. 97 %~74. 54 %、K2 O + Na2 O = 6. 27 %~8. 09 %、K2 O/ Na2 O = 0. 91~ 1. 36及 A/ CN K = 1. 10~1. 33. 然而 ,它们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呈现出较大的变化 : Rb = (41~322) × 10 - 6 、Sr = (26~139) × 10 - 6 、Ba = (135~594) × 10 - 6 、(La/ Yb) N = 0. 97~17. 31、Eu/ Eu 3 = 0. 29~0. 72. 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 元素组成特征类似于高喜马拉雅中新世的二云母花岗岩 ,而在 Ti、Mg、Ca 、Ba 含量和 Rb/ Sr 比值上明显不同于高喜马拉雅 中新世的电气石 - 白云母花岗岩. 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 (87 Sr/ 86 Sr) t = 0. 734 4~0. 850 3 ( t = 10 Ma) ,εNd (10 Ma) = - 12. 5~ - 19. 3 ,与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无明显差异. 在岩石成因上 ,北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中新世淡色花岗岩均起 因于构造减压作用 ,由此导致白云母发生脱水反应诱发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深熔. 但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形成的地质 背景明显不同于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 ,前者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 ,开始形成于喜马拉雅渐新世的地壳增厚期 ,之后形成 于中新世穹窿片麻岩的折返时期 ,而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与中新世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构造挤出作用有关. 因此 ,北 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形成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过程. 关键词 : 淡色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北喜马拉雅 ;高喜马拉雅. 中图分类号 : P59     文章编号 : 1000 - 2383 (2005) 03 - 0275 - 14     收稿日期 :2005 - 01 - 21 Geochemistry of North Himalayan Leucogranites : Regional Comparison ,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ZHAN G Hong2fei1 , Nigel Harris2 , Randall Parrish3 , ZHAN G Li1 , ZHAO Zhi2dan4 , L I De2wei1 1.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W uhan 430074 , China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 The Open University , Milton Kynes , M K76A A , U K 3. N ERC Isotope Geosciences L aboratory , Key worth , N ottingham , N G125 GG, U K 4. School of the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100083 , China Abstract : The North Himalayan antiform is exposed a series of gneiss domes , intruded by the North Himalayan leucogran2 ites (N HL) with magma emplacement a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