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保生第三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郁保生第三章

2、茵陈蒿汤证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一)湿热发黄证 【提要】阳明瘀热在里发黄的证治。 【分析】 (1)阳明病不能发黄的原因: 阳明病,发热汗出一热越(热随汗越)一不能发黄 (2)阳明湿热发黄的证治: (一)湿热发黄证 小便不利——湿热内郁,不得下泄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湿热内郁,熏蒸于上 证候 渴饮水浆——热盛伤津,饮不解渴 腹微满——湿热郁阻,腑气不利 身黄如橘子色——湿热郁蒸,胆汗外泄 病机:湿热郁蒸,腑气壅滞。 治法:泻热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茵陈一清利湿热,为退黄要药; 栀子一清泄三焦,通利水道; 大黄一导热下行(泻热行瘀) (一)湿热发黄证 先煮茵陈,后下栀子、大黄,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说明本方主要是导湿热利小便,也说明本方所治湿热发黄当有腹满、大便秘结等症。 【临床应用】 本方为治疗湿热发黄的主方,使用本方的指征是:皮肤发黄,鲜明如橘子色,小便短赤,口渴,腹微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力等,临床广泛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暴发型肝炎、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变等, (一)湿热发黄证 其他传染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肠伤寒,以及败血症、肺炎等伴有黄症,胆囊炎、胆石症引起黄疸,只有具有上述证候特征,以本方加减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3、栀子柏皮汤证 【原文】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261) 【提要】湿热发黄,热重于湿的证治。 (一)湿热发黄证 【分析】 主证:身黄(如橘子色)一湿热郁蒸, 发热一当有心中懊憹,口渴,舌红苔黄及无汗,小便不利等 证一里热炽盛。 病机:湿热郁蒸,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一清泄三焦而通调水道,使湿热从小便出, 黄柏一苦寒清热燥湿, 甘草一甘缓和中,防苦寒伤胃。 (一)湿热发黄证 三药相合以清泄里热为主,兼以利湿,适用于湿热郁蒸,热重于湿之证,加茵陈更佳。 4、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62) 【提要】湿热发黄兼表的证治。 (一)湿热发黄证 【分析】 主证:身必发黄一瘀热在里,湿热郁蒸。 本条叙证太简,以方测证,当有无汗,小便不利,且兼有发热、恶寒、身痒、脉浮等证。 病机:湿热郁蒸,肌表郁闭。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散邪。(散热利湿) 方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杏仁、生姜一宣散表邪, 连轺、赤小豆、生梓白皮一清热利湿退黄, 甘草、大枣一甘平和中。 (一)湿热发黄证 方中梓白皮,徐灵胎政茵陈,陆渊雷用桑白皮,均可酌情应用。 本方煎药用潦水,乃雨水所积,为无根之水,取其昧薄利湿热而不助水邪。 【临床应用】近人用本方主要于两个方面: (1)因其能发泄瘀热,调和营卫,用以治疗荨麻疹。荨麻疹多表现为风湿蕴热,营卫不和,与本方证病机吻合。 (一)湿热发黄证 有加僵蚕,或地肤子,白癣皮治疗小儿丘癣样荨麻疹(小儿苔癣),荨麻疹类疾病有的非常顽固,治疗上常无定法定方,普遍认为多与“湿’’有关。由于本方既可以疏解在表之郁热,又可清利在里之湿热,故可用治皮肤病。 【临床应用】(2)因其能发汗利小便,用治急性肾炎,常合五苓散,加苏叶、防风、羌活之类,治疗急性肾炎,清除蛋白尿; (一)湿热发黄证 加茵陈、栀子、腹皮治小儿肾炎属“风水”者;以防风易麻黄治疗急性肾炎伴发尿毒症。 本方有解热、降血压、消肿、利小便的作用。 4、小柴胡汤证(231、232)(略) 无汗、小便不利、湿热郁蒸是湿热发黄的主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