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性股骨肿瘤近期疗效观察.doc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性股骨肿瘤近期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性股骨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性股骨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汤新兵,叶俊星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 观察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性股骨肿瘤近期疗效。方法 20例股骨干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分别采用肿瘤病灶刮除骨水泥病灶充填或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或病灶刮除植骨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生存时间6~12月,骨水泥组生存率75%;而非水泥生存率<25%,术后6个月疼痛改善有效率骨水泥组为75%,非骨水泥组为25%,术后生存质量提高和稳定率骨水泥为100%,非骨水泥组为25%,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骨水泥病灶充填治疗股骨干转移性骨肿瘤能提高生存时间,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转移性股骨肿瘤 近期疗效 转移性骨肿瘤占全身转移性肿瘤的15%~20%,位居第三位。其中转移性股骨肿瘤占有一定的比例[1]。过去认为:转移性骨肿瘤已无手术必要,但目前有研究表明,转移性股骨肿瘤特别是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应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这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疼痛、延长生存时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2000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转移性股骨肿瘤患者20例。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充填加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10例,病灶刮除植骨或截肢治疗10例,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2~68岁,原发肿瘤依次为乳癌11例,肺癌4例,前列腺2例,甲状腺2例,原发灶不明1例,病程1~6月,平均2个月,其中7例外伤后出现病理性骨折,均为单处骨转移,股骨中上段14例,股骨中段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及同位素骨扫描,转移性骨肿瘤病灶均进行X线、CT和MRI检查,了解肿瘤大小、性质以及周围组织浸润程度等,以初步判断是否预期生存时间>1个月。   1.2 治疗方法   20例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及骨水泥组,骨水泥组10例,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充填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非骨水泥组10例,采用病灶刮除加植骨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8例,截肢2例。   1.3 手术方法   连硬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侧卧位,患侧肢体在上,以骨折端为中心,取股前外侧直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从股直肌与骨外侧肌间隙进入,暴露骨折端,消除骨折端和瘀血和软组织,以刮匙经骨折断端刮取病变骨组织,立即送快速病检,同时送常规病检。快速病检结果出来后,彻底刮除病变骨和两端的大部分正常骨髓组织,适当清除骨折附近的软组织,以浓碘附将病变骨髓腔适当烧灼,经骨折端打入合适大小和长度的交锁髓内钉,将髓内钉两端的锁钉锁好,取适量的骨水泥进行搅拌,待骨水泥拉丝期时,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断端髓腔内并填补骨缺损,适当进行骨水泥凝固后,活动患肢检查内固定是否稳固,并拍片了解内固定情况,满意后逐层关闭切口。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SPPS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生存时间   本组术后每两月随访一次,骨水泥组术后12月年生存率为8例;非骨水泥组为2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术后生存时间比较(略)   2.2 疼痛改善程度   按VRS分级法[3]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疼痛改善程度。术后6个月骨水泥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100%,非骨水泥组为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骨水泥组为疼痛改善率为75%,非骨水泥为0%,两组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 )见表2。表2 两组术后疼痛改善比较(略)   2.3 生存质量评价   按Kamofsky评分标准记分,统计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稳定率,骨水泥组术后生存质量提高和稳定率为100%;非骨水泥组提高和稳定率为25%,两组差异显著性(P<0.05)。表3 两组术后生存质量比较(略) 3 讨论   3.1 转移性骨肿瘤治疗的复杂性   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有其复杂的一面,肿瘤产生癌性疼痛合并病理性骨折时,骨折不稳定不但加重疼痛,而且给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困难,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也是加速患者死亡的原因[4],影响转移性骨肿瘤预后的因素较多,原发灶是否可治,转移灶单发还是多发和有无其他重要脏器的转移等。我们认为,无论原发灶是否明确,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就应实施保肢手术,因为术后病理切片可以提示原发灶的部位和类型,即使原发灶不能手术根治也可以进行针对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