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docx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摘要]总结286例神经介入诊疗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相关并发症9例,急性脑梗死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术前做好充分的急救和导管材料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做好术中不间断的导管冲洗以及良好的肝素化护理;正确压迫止血,穿刺侧肢体严格制动。本组除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紧急开颅手术外其余并发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恢复良好。[关键词]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69 2013 04B-0054-03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常见病症之一。神经介入治疗术作为目前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诊疗手段在临床已广泛开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 ]。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精细而复杂, 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是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相关疾病不可缺少的环节[3 ]。笔者对我院286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12年1月 2013年12月在我院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286例,男159例,女127例,年龄28~84( 56.4+ 1.8 )岁,所有病例都经数字减影DSA造影明确诊断。其中颅内动脉瘤156例,颅内动脉狭窄75例,动-静脉畸形4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9例,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或全麻下行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在导丝辅助下送导管进行全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全身肝素化,将导引导管微导管或球囊导管放置到病变部位,根据不同诊断,采取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法,常用的栓塞材料有MicroVention弹簧圈,Onyx-18胶,eV3APOLLO支架等。286例患者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并发症9例,其中假性动脉瘤1例,后腹膜血肿1例,局部出血血肿7例,急性脑梗死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1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护理可能的原因有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牵拉血容量不足尿潴留等[4]。主要表现为神情淡漠、打哈欠、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减慢、血压下降。2.1.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患者,由于扩张的支架直接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本组4例患者在支架释放过程中,心率减慢38-50次/min,护士及时发现情况,报告手术医生,暂停球囊扩张,给予阿托品1- 2mg静脉注射,心率转为正常。故术前需连接心电和血氧饱和度监护,各种急救设备放置到位,开放可靠的静脉通道,抽吸好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等抢救药物。由于大多介入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导管室护士术中须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熟悉血管解剖走向,全面了解手术步骤,特别是在支架释放、球囊扩张过程中更加严密关注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一旦心率减慢至50次/min,及时告知手术医生,迅速作出处理。本组4例患者由于发现及时,并发症得到立刻处理,狭窄的血管也获得满意的治疗。2.1.2 实施正确的拔管、按压技术:过度压迫可引起血管性迷走神经反射,本组8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压迫止血过程中,自觉乏力,继而出现神情淡漠、出汗、血压下降,立即减轻按压力度,吸氧、去枕头偏向一侧、补液,应用多巴胺、阿托品等药物后血压回升好转。故笔者认为,在手术结束、压迫止血过程中,不能放松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需随时与患者交谈,询问有无不适感,一旦发现患者表情淡漠、打哈欠、出汗,护士首先考虑由于过度按压导致的血管性迷走神经反射,立即做相应的处理。为减少压迫刺激,必须掌握正确的压迫技巧,左手示指、中指在穿刺血管近心端压迫,压迫力度以足背动脉能被触摸到为宜,压迫时间15 20min[5 ]。运用上述方法压迫止血,未再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效果良好。2.2穿刺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穿刺引起的并发症有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与反复多次穿刺,鞘管直径大(8F),拔鞘时压迫点位置不准,时间过短,或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不足,抗凝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压增高等有关[6 ]。本组9例患者发生穿刺并发症,7例患者回病房后即发现股动脉压迫包扎处敷料有渗血,局部肿胀,淤斑,重新压迫20min以上,止血后再用优力舒绷带8字型加压包扎24h。对局部血肿及淤血者,24h后采用50 硫酸镁湿热敷,5- 7d后血肿及淤斑消退。 1例患者在术后第5天股动脉处触到杂音,B超检查提示假性动脉瘤,采用上述方法加压包扎,下肢继续制动,48h后血管杂音未见消失,最后予外科手术修补。1例患者术后3h ,发现表情淡漠、烦躁、血压82/44mmHg,检查穿刺部位无出血及血肿,腹部稍膨隆,床旁超声显示后腹膜大量液性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