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ano-SiO2负载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CO2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学兔兔
第2期 苏 冬等:Nano—SiO 负载瞵配体的合成及其在CO 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55
Nano—SiO2负载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CO2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苏 冬,李云庆,苗 雨,李小娜,王家喜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 1 3 0)
摘要:利用膦氢化反应将有机膦引人到含双键的改性 nano—SiO:上,合成出nano—SiO:负载的膦配体,采用 rr—IR、TG及固
体NM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ano—SiO:负载膦配体与RuC1,组成的催化体系对吗啉存在下的CO:催化氢化反
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nano—SiO!负载的膦配体(Ph P—DB570一SiO:)与RuC1,组成的催化体系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
性,回收使用5次后,每摩尔催化剂生成产物的摩尔数(TON)仍然可以达到 1997,为首次使用的77.9%。
关键词:nano—SiO 负载膦配体;三氯化钌;N一甲酰吗啉;二氧化碳;催化氢化
中图分类号:0 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19(2009)一02—55—05
随着全球环境的13益恶化及有效资源的日益匮 枝共聚物上,制备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钌催化
乏,环境友好化学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人们关注 剂,该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仍有很高的催化活
的热点。CO:作为一种无毒的温室效应气体,同时又 性,TON(turnover number,每摩尔催化剂生成产物的
是一种重要的C1资源,将其有效地利用起来,维持 摩尔数)可达1560~1960。郑小明小组[10,11 合成了有机
较好的一碳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的CO 利 胺改性的SiO 负载的钌化合物 [Si一(CH2) 一NH(CH2)
用的反应中,CO 催化氢化反应制备甲酸及其衍生 ,CH,]Ru,此化合物对CO 催化氢化有较高的催化
物是近年来CO 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 蝴。在钌膦 活性和选择性,且催化剂回收使用性较好。所用催
配合物催化下,CO:可以被H 原位还原为甲酸,若反 化剂有结构确定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也有用无机金
应体系中存在醇、胺或无机碱,甲酸进一步反应原位 属化合物与配体原位形成的催化剂,而后者也具有
形成甲酸的衍生物(如甲酸酯、甲酰胺或甲酸盐)。在 与“预期催化剂”一样的催化活性,且配料方便,有
均相催化剂的设计中,膦配体的选择是关键,在众多 利于催化体系的拓展_1 1。
膦配体中,研究较多的是PMe,、Ph,P、二齿配体 本文报道了一种化学键合的nano—SiO 负载有
(dppe,dppm等)以及水溶性有机膦配体如P(CHzO}{) 、 机膦的合成,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及核磁对其结
P(CH2CH2CH2OH)3、P(CH2CH2CN)3、TPPMS、TPPTS、 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负载膦配体与三氯化钌原
PTA圆等。由于均相催化剂存在分离回收等系列问题, 位形成的催化剂在吗啉存在下的C0:催化氢化反
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已引起人们的关注。Baike~小 应中的催化性能。
组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RuC1 【P(CH。) (CH2)zSi
1 实验部分
(OC:H )。】 和Si(OC H ) 的异相缩合反应,合成出
SiO2负载的异相催化剂,其TOF(turnover frequency, 1.1 实验原料及测试
TON/h)可达1860 h。。,此外,他们还利用溶胶-凝胶法 DB570,(CH2=C(CH3)co2(CH2)3Si(OCH3)3),化学
合成含有二齿配体[Ph P(CH2)3PPh2]z的中孔的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QD油溶性暂堵剂在裂缝型油藏中的应用.pdf
- JL-3L有源滤波器的应用分析.pdf
- jsr增稠堵漏技术实验研究.pdf
- JS防水涂料及其乳液的研制.pdf
- JX1-1油田沙河街储层注入水与储层配伍性研究.pdf
- K-184型压裂车技术改造.pdf
- K2CO3溶液脱除CO2最佳浓度的研究.pdf
- JZS油田潜山裂缝储层形成机制及分布预测.pdf
- KATALCO 51-8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深度钝化.pdf
- KD521接转站掺水泵的节能技术改造.pdf
- Na +对甲醇制丙烯催化剂的毒化影响及控制措施.pdf
- Na^+质量浓度对三元复合体系的影响.pdf
- Nb-SBA-15的制备及催化氧化脱硫的研究-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Nb-F/HZSM-5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ND钢耐低温露点腐蚀性能的研究.pdf
- Newton—Leipnik系统混沌控制.pdf
- NAP10环保轮胎橡胶油.pdf
- NHD溶液在工厂生产中受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pdf
- NF3在Co-Al复合氧化物上的分解反应-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NH_2-AlKIT-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