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十六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参考资料(秦友刚).doc

唐山市第十六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参考资料(秦友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山市第十六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参考资料(秦友刚).doc

唐山市第十六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参考资料(秦友刚) 哲学常识 专题一:唯物论 考点一、哲学概况 1.三个概念 世界观: 。 方法论: 。 哲 学: ;是 的世界观; 是 统一。 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等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这大概不是偶然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发展只与大自然有关 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哲学不过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材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前提???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4.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上述事实说明 A.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D.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 3.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世界本原) 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党派 唯心主义 物质与意识有无统一性(意识能否了解物质) 可知论 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正确认识存在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可知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D.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他把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认为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见右图,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承认物自体的存在,但是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上帝,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英国)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国)“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笛卡尔法国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古希腊柏拉图认识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