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目标与限度.pdf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目标与限度.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目标与限度.pdf

E-mail:jxyglcn@163.com 袭 管理2017年4月1日 ·21·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目标与限度 位 涛 周兴国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 当今人们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是融合教育,力图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来使农民工子女更 好地融入到城市中,乃至于这个群体能够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我们承认这种学校融合教育在某些方面确实 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学校融合教育对于社会融合所能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确实值得我们冷静地深思。我 们不能把太多的责任完全归结于学校 ,学校的融合教育并不能够解决一切的融合问题,它的作用是有限度 的。只有在实际中重视 了这一点,我们的融合教育才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学校融合教育 目标 限度 中国城市化的浪潮在不断高涨 ,城乡二元结构 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对外来农民工子女态度和行 的体系正在慢慢地瓦解,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 为方式的变化。”111由此可知,融合教育的基本前提 是人员的流动。大量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不仅使 是教育的公平,目标是使外来人员以及本地人在思 原本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且使得两个群 想和观念上发生改变 ,最终要达到的是外来人员融 体在很多方面发生碰撞和交流,由此产生了融合问 人到本地的生活。从出发点上来看 ,这种教育模式 题。而大量随迁子女进入城市以后必然面临着教育 或者说方式是让农民工子女融人到城市生活。但在 问题 ,我们倡导一种融合式的教育,即通过学校的 实际生活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看待学校 各种方式和做法来让农民工子女不仅接受到优质 融合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的教育,更能够融人城市的生活。这种做法从理论 1.学校融合教育的主体是两个群体 上来讲是很有意义的,能够通过使农民工子女在一 一 般来讲,融合必然涉及两个群体间的交流与 个经常性的、固定的场所接收到一种行为训练 、一 磨合,不存在单方面的融合。看待农民工子女融合 种生活理念 、一种文化氛 围的影响,最终慢慢地接 教育之时,往往把融合主体设定为农民工子女,而 受城市的生活方式 ,融人到城市生活。但这在实践 且融合进程是以农民工子女学习本地子女的生活 上到底能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 习惯为主要的方式,以达到融人城市生活之 目的。 问题,这也会对 以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考 农民工子女作为外来人员,当他们进入一个比较陌 方 向和实践价值 。 生、不熟悉的环境后,会发生一些不适应的状况,这 主要源 自内心对于外部不熟悉的恐惧情绪 ,是正常 一 、 理性看待当前学校融合教育 的现象。在此时,人们的惯常做法是让那些外来的 “所谓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是指在公平的价 进入某个环境中的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新 值理念下,使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 的环境中的生存方式,以达到与新环境相适应的平 面与本地相融合 ,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具 衡状态。这种方式对外来人员是一种挑战,他们原 体表现为:外来农民工子女对流入地学校、社区、班 来的生活方式很难在一定时期内改变,即使改变了 级的融入程度和流入地学校教师、学生 、社区成员 也脱离不了原来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常表现为抉择 该文为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 目(三项专项)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