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讴歌的文学时代:诗歌与散文 一、诗界的分裂 二、政治抒情诗:贺敬之与郭小川 三、多声部的叙事诗 四、散文“大家”与“杂家” 一、诗界的分裂 1、隐失的诗人与诗派 九叶诗派(即中国新诗派):穆旦、唐祈、唐湜、袁可嘉、陈敬容、杜运燮、辛笛、杭约赫 七月诗派 :阿垅、鲁藜、绿原、化铁、郑思、孙钿、彭燕郊、牛汉、曾卓、徐放等 1957年第7期《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穆旦的《问》表达了这批诗人当时如临深秋般的落寞心情: 生活啊,你握紧我这只笔 一直倾泻着你的悲哀, 可是如今,那婉转的夜莺 已经飞离了你的胸怀。 …… 唉,叫我这支尖细的笔 如何聚敛起空中的笑声? 2、“主动调整”与“精神回复”的老诗人 以来自国统区的郭沫若、臧克家为代表,也涉及汪静之、冯至、袁水拍、徐迟、沙鸥等人。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丈,辐射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 五星红旗遍地红。 生者众,物产丰, 工农长作主人翁。 使我光荣祖国, 稳步走向大同。 …… ——郭沫若《新华颂》 讴歌斯大林(《斯大林万岁》1949年11月)、毛泽东(《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1952年6月)、党(《颂党庆》1961年6月) 《学科学》: “学科学,学科学,科学人人都该学。科学处处都需要,科学门门少不了。” 《学文化》: “毛主席告诉咱:咱们工人阶级当了家。要把中国现代化,要把中国工业化,当家的主人翁,必须学文化。” 《咒麻雀》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膀飞不高。你真是个混蛋鸟, 五气俱全到处跳。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1958年4月21日《北京晚报》) 《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艺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工农兵的英雄形象。”(1967年6月5日)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扫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1976年10月21日) 臧克家:颂诗时代的高产诗人 《在毛主席那里作客》 一封信吹起了一阵猛烈的风, 每一颗心像鸣报喜讯的一口洪钟, 这封信,它的分量抵得上千斤重, 触动它一下,也要把手放得很轻,很轻, 它来了,它终于来了, 写它的那只大手呵, 写下了多少辉煌的大作, 成了真理的星座, 永恒地照耀在人类的上空。 卞之琳《向水库工程献礼》: 摔脱了大衣抓扁担, 人海里洗了一个风沙澡。 给水库献上一滴汗, 喜悦的心跳像鱼跳。 徐迟《快乐的幻想》: 虽然柴达木盆地寸草不生, 唐古剌山顶空气稀薄, 这里却好啊,景致太好, 大可以在这里修建休养所啦! 2、“主动调整”与“精神回复”的老诗人 以来自解放区的艾青为代表,涉及郭小川、蔡其矫等人。 《我爱这土地》(1938)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艾青《藏枪记》(1953) 杨家有个杨大妈, 她的年纪五十八。 身材长得很高大, 浓眉大眼阔嘴巴。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礁石》、《怜悯的歌》、《珠贝》、《在智利的岬角上》、《告别》等 二、政治抒情诗的盛行 1、政治抒情诗:共和国颂诗的经典形态 颂诗的发展阶段:“反右派”斗争之前的五六年是草创期,之后的五六年是探索发展期,到“文革”发生之前则进入了成熟期,其标志就是共和国颂诗的经典形态“政治抒情诗”。 激越的政治激情、宏大的政治主题、高昂的艺术格调和整饬的艺术形式 “‘诗学’和‘政治学’的统一”(贺敬之),它是以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政治鼓动性和迅捷的时事政论性为特征的自由抒情诗体。 1、政治抒情诗:共和国颂诗的经典形态 时事政论和社会动员是政治抒情诗的主要功能,其抒情方式和审美特性均受其政治功能的制约。 50年代前期,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等都属于政治抒情诗。同此前相比,政治抒情诗重要演变是讴歌成为基调。 政治抒情诗的高潮出现在60年代。 颂诗的基调中注入了更加浓烈的战斗气息,抒情的底色上增添了更加激切的雄辩色彩,意象的营造愈益宏大抽象,诗语的组织愈益铺张扬厉,完成了颂诗和战歌的合一,且打造出共和国政治抒情诗的经典样式。 严阵: 《杨柳渡夜歌》—— 《竹矛》 张志民:《公社一家人》——《擂台》 闻捷、阮章竞、李瑛、韩笑、沙白、陆棨、张万舒等诗人 2、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 郭小川在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