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席:科学话语下的史学艺术论——1950~1980年代大陆史学观念探颐
《云南社会科学》2013 年第6 期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6,2013
科学话语下的史学艺术论
——— 1950~1980 年代大陆史学观念探颐
李 席
(华 东师范大学 历史系, 上海 20024 1)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化唯物史观全面主导中国大陆史学界,历史科学话语取代了史学自身的理论思考。这
种状况到了20 世纪80 年代才发生转变,其间个别学者试图从美学或诗学角度对历史学性质的探讨,不仅超越了科学话
语的限制,也与80 年代相关讨论的人文精神相沟通。深入考察1950~1980 年代大陆科学话语下的史学艺术论,对重新
理解20 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观念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历史科学;史学性质;艺术性;人文观念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 (2013)06—0156—06
[1]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随着新中国政权的确立、社 学界掀起了一场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史学界自
会政治的改变,中国大陆的学术面貌亦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例外,赵俪生率先在《论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一文中
这在历史学领域尤为显著。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意识形态 宣称“旧史学的改造问题,是中国新史学建设事业中首要
[2]
化的唯物史观全面主导了史学界,历史科学话语取代了史 的一个问题”,“必须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术” 。
学自身的理论思考。这种状况到了80 年代才发生转变,其 1951 年7 月,中国史学会成立,会长郭沫若宣布“中国史学
间个别学者试图从美学或诗学角度对历史学性质的探讨, 界在历史研究的方法、作风、目的和对象各方面都有了很
不仅超越了科学话语的限制,也与80 年代重启相关讨论 大的转变”,“大多数的历史研究者已经从旧的史观转向了
[3](P7)
的人文精神相沟通。深入考察 1950~1980 年代大陆科学 新的史观”,即“由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 。 随后,在
话语下的史学艺术论,对重新理解20 世纪后半期中国史 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批判运动中,民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学观念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与一些尚待深入研究的命题被纷纷否定,意识形态化的唯
物史观被奉为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一 由于观念转变,史学界关注的研究命题也发生很大变
化。20 世纪50 至60 年代初,先有对“五朵金花”的探讨,随
1949 年9 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以《学习》杂志创刊号 后有史论关系和历史人物评价等问题的争论。尽管立论各
发表的《从头学起———学习马列主义的初步方法》为号召, 异,但大都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个别论点为根据,尤
收稿日期:2013 -07 -16
基金项目:本文是华 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 奖”资助项目(项目号:XRZZ2011013)和华 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海外研修专项
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 席(1983~),男,华 东师范大学历史 系博士研究生。
156
文档评论(0)